中午時分,天氣沒有如楊德山預料的大雪,反而是太陽露出了腦袋,朦朧朧的,照在身上沒有一絲暖洋洋的感覺。不知是否因為反差的緣故,蔡致良覺得似乎是更冷了。
“下雪天氣,集市上肯定沒有什么人,更何況今天還不是逢集的時間。”在去提契諾門的路上,楊德山再次開口勸道。
提契諾門位于米蘭城西南,運河沿岸,是米蘭古玩和手工品市場,從城堡酒店出發,需要繞將近半個米蘭城。
“來了一次米蘭,總要留些紀念,最好莫過于買些當地特色的古玩飾品,上次時間倒是正好,卻是匆匆忙忙錯過了。”蔡致良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道:“都已經出發了,又何必再糾結去與否,就當是曬馬錯過的補償吧。”
還是尖東曬馬那一次,蔡致良匆匆趕回,而楊德山是參與了的。
楊德山無奈,也不再說什么。
雪天路滑,沿路還遇到一起車禍,有一輛吉普未來得及剎車,硬是撞到了路邊的電線桿子上,而短短不過十公里的路程,硬是走了40幾分鐘。
“確實沒什么人。”蔡致良下車后,看到一片蕭瑟的景象,廣場上面依舊被大雪覆蓋,連行人都很少見。
自昨晚至今,人行道上積攢了厚厚的一層雪花,一腳下去便是一個深坑,除了滑雪場之外,再沒有這樣的體驗。不過既然已經到了地方,總不能就這樣打道回府吧,蔡致良也只能心里暗自加了一把勁。
沿著廣場往西,便是米蘭運河,開鑿于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曾經是米蘭城內一條非常重要的航道,據說是達芬奇親自設計的,用于城市糧食物資供給和防御外敵,如今已經喪失了原有的功能。
運河沿岸,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商店,這就是蔡致良此行的目的,不過兩側的建筑并沒有那種屬于歷史的滄桑與古樸,撲面而來的是一種破敗感,有些亂,有些臟,空氣中還有些**的氣息。
“我必須承認,錯誤的時間,選擇了一個錯誤的地方出游。”
“應該還不是太糟糕。”楊德山指著運河兩邊的店鋪,道:“至少還有不少營業的商店,不至于空手而歸。”
“或許吧。”蔡致良率先走進一家古玩店鋪。
店主是一位老太太,坐在柜臺后面打盹,直到蔡致良和楊德山看了一遍店內的商品,出門而去,都沒有醒來的跡象,讓二人隱隱有些好笑,隨即走向下一家。
“歡迎來到米蘭。”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孩,好歹說了一句英語,不過就跟馮鞏說英語一般,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楊德山看上了一對精致的發夾,上面的花仙子雕刻的栩栩如生,不太像西方的作品,還有一條帶著箭頭與類似斧鉞的手鏈,開始向女孩詢問價格。蔡致良轉了一圈,終歸還是選擇了一件木雕。
楊德山還在和女孩比劃價格,如果是10以內的數字,自然沒有問題,關鍵是意大利里拉與美元的匯率接近1400,任你怎么比劃,也會是一頭霧水。
蔡致良走上前,做了一個寫字的動作,女孩匆忙到柜臺找了筆和紙,最終,三件一共以5萬里拉成交。
一路逛下去,蔡致良還看到一家中國古玩商店,老板是一個胖乎乎的中年人,略微能說一點英文,見到蔡致良與楊德山后顯得很高興,不停地用蹩腳的英語語介紹他的商品,價格自然是開張吃三年的那種。只是蔡致良沒有什么鑒別能力,聽得云里霧里,雖然不在乎這些錢,卻也沒有當冤大頭的打算,草草逛了一圈,然后裝作內行似的搖搖頭,便準備離開。
“稍等,這里還有寶貝,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