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德州電子公司二期工程的奠基儀式,依舊如年初一般,由廖成凱主持,蔡致良與其他幾位股東象征性的揮動鐵鍬,揚起一抔土。
令蔡致良沒有想到的是,在開工儀式上,竟然遇到一個熟人,來自裕隆集團的陳志友。
其實也算不上太熟悉,這是蔡明潮的朋友,蔡致良只是跟著父親見過幾次,生意場上的朋友。
裕隆集團以紡織業起家,后轉戰汽車工業,已經是臺灣最大的汽車集團。而陳志友之前負責紡織業,當初起家的產業——臺元紡織公司。只是不知道今日為何會出現在這里,亦或是陳志友升職了,調離了原崗位。
“陳叔叔,剛才還以為認錯人了呢?”蔡致良與陳志友結伴而行。
“見到你的名字,我才是覺得驚訝。”陳志友道:“來之前,還專門向你二叔打聽了一下,生怕認錯了人,沒想到你生意已經做了這么大。”
“恰逢其會而已。”蔡致良謙虛了一句,道:“只是當時工研院有意引資,而德州儀器拓展市場,被我遇上了而已。”
“運氣往往需要大魄力啊。”陳志友感慨了一句,道:“裕隆集團自八十年代以來,就有意進入蓬勃發展的電子工業,只是內部一直都有疑慮。在內部的爭論中,先是錯過了聯華電子,去年錯過了臺積電。今年我直接告訴公司董事會,不能再錯過金河德州電子了。”
“謝謝支持。”蔡致良問道:“我記得之前,您在管理臺元紡織,最近這是調到集團總部了嗎?”
“集團新成立了電子科技部,目前由我打理。”陳志友笑道:“這是第一筆投資。”
“多謝裕隆集團的支持,金河德州電子必不會讓投資人失望的。”蔡致良道:“今日遇見陳叔叔,我希望明日前往拜訪裕隆集團,不知道是否方便。”
“自然方便。”陳志友應承了下來,而后問道:“我聽你二叔說,你另起爐灶,也在做成衣的進出口貿易,去年又并購了東來貿易行的業務,已經超過隆昌的規模。能跟我說一下,這次訪問裕隆集團,是臨時起意,還是準備尋求與臺元紡織的合作,我也好心里有數。”
“那倒不是,就是單純的拜訪一下。”蔡致良道:“相比紡織廠,我對裕隆集團的汽車公司更感興趣。”
陳志友道:“近幾日臨近元旦,董事長去了北美休假,你不妨多盤桓幾日,我也可以安排你與董事長會面,并參觀汽車公司。”
“那真是不巧,只是近些時日,我不便多做停留,只能等下次有機會了。”蔡致良有些遺憾,轉了一圈,還是回到了眼前。
開工儀式結束之后,蔡致良回到金河德州電子,并在廖成凱的介紹下,東元集團等投資人以及代表一一握手,寒暄了幾句。
隨后,在蔡致良與施振容的見證下,代表金河德州電子的廖成凱與代表宏碁集團的劉英武,簽署供貨協議。
“早就聽說蔡先生真是年輕有為,今日一見,勝似聞名啊。”
“施先生過獎了。”蔡致良笑道:“金河德州電子還在奮力求生,不及宏碁集團,已經在全球個人電腦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施先生才是我輩效仿的楷模。”
“時間早晚而已。”施振容道:“有德州儀器和工研院的支持,在蔡先生的帶領下,金河德州電子的未來發展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