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還是一個草頭班子,未能真正整合成一個公司,靠著近幾年的飛速發展掩蓋了所有的問題,但是時間一長,焉能不暴露任何問題。
在去蔡氏影業之前,蔡致良自然是先找來朱國信問話。
“國信,這310萬是今年的,還是也包括往年的?如果這310萬僅僅是今年的,那么往年是不是也有一些去向不明的?”
“去年審計時,也是有一些的。”朱國信如實答道。
“多少?”蔡致良緊問道:“去年一鳴做的審計,為何我并不記得此事?”
“去年審計出來一些,只有不到40萬的樣子,鄭總只是私下跟您確認了一下,便沒有寫到報告里面。”朱國信去年隨鄭一鳴做的審計,知道一些情況。
蔡氏影業去年數億資金流向,僅僅40萬的賬目不清,似乎也談不上什么大問題。不過看朱國信閃爍其詞,蔡致良就明白了,去年還是自己在掌管蔡氏影業,很多賬目雖然也不清不楚的,但是因為有自己的簽字畫押,鄭一鳴也就沒有過問,并不是去年僅有幾十萬,而今年變成了300多萬。
“我知道了。”蔡致良道:“這次查清楚了,趙碩也不是那么貪的人。”
審計結束之后,才進入年尾的大戲,員工們要發年終,股東們要求分紅,如此之鬧騰還是頭一遭。
天門置業復雜一些,畢竟是上市公司,但是分紅的方案還是被蔡致良否決了。開玩笑,如今真是地產業的黃金時代,而天門置業的資金本就不富裕,焉能舍本而逐末。不過員工的年終卻是不能省的,卻還是要控制在一定的額度,蔡致良同鄭一鳴商議許久,才定下來叫董事會通過。
想蔡氏影業與明秀報社,往年都是蔡致良一言而決,如今盈利上億,也有人覺得自己勞苦功高,可以爭一爭,主要集中在明秀報社,尤其是蔡致良許諾股票之后,明秀報社頓時成了菜市場,很多或退休,或離職的職工也來尋求分一杯羹。
不過,除了天門置業,包括恒隆銀行,東來貿易行,都是蔡致良的獨資企業,等審計一結束,蔡致良同朱國信確認過之后,便快刀斬亂麻,定下來最終的方案。
與此同時,蔡氏影業的簍子,蔡致良也只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開革了部分財務人員,任命盧襄做了蔡氏影業的財務官。
而明秀報社就沒有這么客氣了,趁著年終之際,該辭退的辭退,由陳強,鮑國威,曹錦嶺,李桂龍與朱國信組成董事會,為年后同玉朗國際合并上市做準備。
東來貿易行討論兩周之后,數易其稿,提交了最終版的三年計劃,將銷售額定在3億美元,利潤7千萬。
期間,倒是江之強傳來消息,安樂院線計劃與金公主院線春節檔聯映,蔡氏影業的《至尊無上》與新藝城的《最佳拍檔之醉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