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堵滿了,那就打折賣掉,虧本也沒有關系,就是一個熬字,大環境如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蔡致良道:“今年虧掉的,明年可以再賺回來。”
“明年?”薛成也是驚訝,哆嗦之下差點沒夾住肉片。
“阿良,哪兒有你說的那么輕松,眼看著左右兩派罵戰都開始了,”劉炳振道:“明報近幾日的評論都沒有你說的這么自信。”
唱衰改革開放的一直都有,只是自從確定97年回歸之后,嗓門降了許多,但是從去年底開始,隨著價格闖關失敗,引發通貨膨脹之后,調門又升高了一個八度,或許改變不了什么,卻搞得有些人心惶惶罷了。
明報一向被認為公信力最好的報紙,而金庸先生是支持香港回歸的,而明報對如今的局勢的看法并不樂觀。
“能有什么大戰,當初右派的急先鋒,工商日報,一旦確定了97年回歸,立即選擇了停刊,說明大勢早就不可逆轉了。”
蔡致良道:“這是經濟問題,不能看明報的時局評論,而應該看明秀報社的經濟評論。”
劉炳振道:“按照經濟理論,通貨膨脹的時候,應該穩定匯率,如同港幣一般,盯住美元匯率,以穩定貨幣購買力,降低通貨膨脹。但是大陸政府反其道而行,人民幣不斷貶值,反而提高銀行利率,極大的減少了貨幣流通量,這對一國經濟的打擊是很致命的。”
這方面,劉炳振是專業的。而這套理論也是如今各國應對通貨膨脹的主要手段,比如墨西哥,新任總統薩利納斯上臺后,政府將匯率作為反通貨膨脹的工具(即把比索釘住美元)成功降低了本國的通貨膨脹率,而幣值高估的影響還沒有顯現。
“但是大陸的物價已經大體穩定下來了,這是事實。”蔡致良笑道:“可能現在的經濟理論,只適應千萬級,乃至億級人口規模的國家,不適應十億級人口的經濟發展。”
“行了,別說你們的經濟理論了。”鄧英杰是大股東,關注的是什么時候不再虧本,道:“我只是想知道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蔡致良道:“還是我過年的時候建議的,繞過中間商,自己開店鋪,要么就是讓利給中間商。”
“買空調也是要空調票的,哪兒有那么容易,現在渠道大都還控制在國營百貨手里,深城一地競爭這么激烈,又能有多少銷量。”鄧英杰也很是焦慮,道:“我也讓利了,但是現在這些中間商賒欠太嚴重,根本就沒法好好合作下去。”
現如今,所有的家用電器都還是憑票購買。當然,私營商鋪,百貨肯定就沒有這么麻煩了,但是很少,而且渠道很不穩定,信譽也難以保證,卻又大多是來賒欠的。
蔡致良也不了解具體的情況,一時間也沒有什么好主意,或許他能想到的,薛成和鄧英杰都已經考慮過了。還是那句話,經濟形勢如此,再好的主意也沒有辦法實施,總有各種攔路虎在那里等著。
“來來,舉杯,今天是為阿振接風,就不要說這些喪氣的話,就是阿良說的,熬嘛,熬過去就是了。”薛成一反頹勢,或許是看開了,或許是苦中作樂而已。
燒烤加啤酒,仿佛還是大學時期的場景,一直持續到半夜,四人才各自離去。期間,劉炳振曾提出將自己持有的一點股份送給他們三個,畢竟往后在倫敦做事,可能回來的時間也有限了,即使父母還留在香港,不過還是被鄧英杰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