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致良既然詢問,自然不會單單是為了知道一下名字,好下次購物時認準自家的商場。
楊樂接著便闡述了自己的經營方案,道:“對于商場的運營,我計劃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港城聘請業內職業經理,按照港城先進的管理模式,對百貨商場進行科學管理;其次,統一對商場內部導購、結算、迎賓等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服務意識;最后,就是商場的營業面積和裝修風格,天門置業旗下有一家裝修公司,可以為熙盛百貨提供設計、裝修服務。照目前的預計,兩個月之后,大概10月份能夠重新開業,快的話,可以趕上國慶節。”
目前港城的管理模式是否能夠無縫銜接于羊城的商場,可能還是要打一個問號的,不過楊樂的計劃,在蔡致良看來也還算比較完善,至于其他的建議,一時間也想不出,只能等一段時間看結果了,能夠實現盈利的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實用的管理模式,也就不再打擊楊樂的積極性。
“貨源呢,渠道穩定嗎?”
“百貨商場的主要品類如家電、家具,鐘表、服裝等,大都可以通過東來貿易行的合作工廠來進貨,渠道比較穩定,價格也相對比較公道。”楊樂顯然已經做過準備,道:“我之前同趙國柱和薛成提過,他們對于瑪蓮娜服飾和四方電氣能夠入駐熙盛百貨也很意動。尤其是四方電器,薛成已經同我抱怨過好幾次積壓了。我近幾日準備同周總,林勰談談,由熙盛百貨和東來貿易行達成供貨協議,以保證未來熙盛百貨的貨源供應。”
“你們自己商量。”這種事情蔡致良就不干預了。
當天下午,蔡致良同楊樂、許如琛與秦市長會面,就新建醫院的選址和建設進行了一次溝通。
政府方面建議,在一處縣級醫院的基礎之上進行改建和擴建,并代替原先的縣級醫院,承擔相應的職能,如此一來能夠減少投資,并縮短工期,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組織架構,也方便調配醫療物資,盡快投入運營。
不過蔡致良婉絕了,如果僅僅是改造一家醫院,直接捐贈先進醫療設備就是了,何必專門建設一家醫院。
為什么要建一家醫院呢,自然是為名、圖利,一個是醫院的命名權,另一個就是能夠長久、持續運營下去。
繼承原來有社會關系短時間內固然是好事,長時間看卻有可能成為一種負擔,而是不再由金河投資所能控制的局面。
不破不立,還是按照原先的計劃,另起爐灶,新建一家醫院最好。依舊由政府方面負責日常運營,而金河投資負責監管。
不過如此一來,就比較慢了,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從土地審批,圖紙設計,土建再到醫療設備的安裝的過程,期間包括醫護人員的借調,招聘與培訓,以及醫院開業之后,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夠形成基本的醫療服務能力。
除此之外,為支持深城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蔡致良再次表示金河投資將向深城醫療系統捐獻5臺CT設備,此時的CT設備大都是美國通用公司的產品,是需要外匯的,每臺大概200至300萬港幣。
至此,蔡致良也基本結束此次行程,準備返回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