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清楚了沒有,都是些什么人?”對于突然熱鬧起來的辦事處,蔡致良還有些好奇。
回應的自然是盧襄,道:“剛才聽瑪麗說,有搪瓷廠的廠長,服裝廠的,家用電器,還有五金制品公司的總經理,總之,一股腦來了很多人,大多跟東來貿易行的業務有些關聯。”
“知道是什么原因嗎?”蔡致良也沒聽葛瑞德提起過。
“跟昨天那個洗衣機廠有關。”盧襄道:“昨天希爾總裁答應了洗衣機廠的外匯貸款,今天便有這么多工廠的廠長和經理找上門,準備向東來貿易行貸款,都準備更新工廠的設備,以賺取更多的外匯。主要是希爾總裁昨天承諾的是官方匯率,比市場匯率要低得多,也就難免有心人找上門來。”
“這些事情,最好還是由恒隆銀行出面比較好。”蔡致良雖然這樣講,但是目前的恒隆銀行還不具備這個資格,甚至尚沒有被允許在浦江開設分行。
“我這就通知希爾總裁……”
“噔噔噔……”盧襄的話音剛落,葛瑞德便敲門走了進來。
“蔡先生,計委的王祖亮主任打來電話,說他一會兒就到。”
“他有說什么事情沒有?”蔡致良繼續問道:“聯系過康同沒有,是廣電局電視塔的項目有什么進展嗎?”
“王主任只是說有事同您商量,康同去機場接許如琛了,晚些時候會過來。”葛瑞德道:“還有一件事,康泰集團和紡織廠的糾紛已經解決了。”
“這么快,什么結果?”這比蔡致良預想的要利索。
“昨天下午有職工代表聲稱要給人民日報寫信討論這件事,好不容易才安撫住,想來今天快刀斬亂麻,將此事做了一個了結。”
葛瑞德道:“跟我們原先預計的一樣,不裁員了,康泰集團另尋一處地塊,投資建廠。”
“這樣也好。”
蔡致良指著隔壁,問道:“人都走了?”
“還沒有,吳強在陪著那些人,昨天真不應該答應沈越。”葛瑞德感嘆了一聲,道:“您說的對,還是由恒隆銀行出面比較好,我讓吳強登記一下這些人的需求,交給康同去處理。要是全都答應他們,僅僅在外匯匯率上面,東來貿易行就要虧損幾百萬的。”
外匯緊缺的事情,葛瑞德自然是了解的,否則的話就無法解釋他為什么如此受各級政府的歡迎。但是,他卻沒有料到,昨天不過一筆13萬美元的貸款,引來如此的轟動,有些是有業務往來的,還有些壓根就不認識的。
“希爾總裁,康同那邊只是一個辦事處,做不了貸款的。”盧襄提醒了一句。
“無妨,如果廣電局的項目能夠談成,沒理由這些小規模的貸款出現什么問題。去年許如琛在深城不就是這么做的,現在就只不過是依葫蘆畫瓢,照著做就是了。”葛瑞德笑道:“他們還得感激我,為他們同市政府和工廠之間搭了條線,還方便他們行事。更何況,我聽說,不少中銀系的銀行,已經申請在浦江設立分行了,如果恒隆銀行能夠辦妥此事,無疑也會是一大助力。”
“虧算幾百萬人民幣,對東來貿易行來說,并不是太大的問題。”蔡致良道:“在恒隆銀行這邊拿出一個穩妥的辦法之前,也不要一口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