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注定是比較忙碌的,除了貸款,還是貸款,要么蔡致良就是在安排前往東京的行程,事關重大,不能不慎之又慎。
而對于全球來說,最令人震驚的不是東京股市的瘋長,而是在這個月,柏林墻倒了,對東歐,乃是全世界所帶來的影響力還是前所未有的,于是全球的目光紛紛聚焦于東歐。
就是歐洲太遠,只能先顧及眼前。
就在蔡致良準備貸款和融資期間,顧遠德來到明潮大廈,向蔡致良匯報港城技術中心的組建,以及4M技術的開發情況。
如今依舊處于存儲芯片的低潮期,日韓大戰短時間之內沒有結束的跡象,金河德州電子依舊在虧本經營,已經無力支撐新技術的研發,工研院也開始猶豫,主要表現就是資金的撥付,等到顧遠德籌建港城技術研發中心之后,直接停發了。
顧遠德今天來找蔡致良,自然就是為了研發資金的撥付,否則4M技術的研發便無法再維持下去。不過,即便是金河投資如期撥付資金,明年暑期按時完成4M技術的開發的目標,很大程度上也是很難實現了。
“你說的情況,我都已經了解。”蔡致良僅問了問港城技術中心目前的狀況,關于金河德州電子的情況,趙思琪那邊也有報告。
“那資金方面?4M的技術開發已經維持不下去了,而日本和韓國的半導體企業已經開始著手64M技術的研發了。”顧遠德有些焦慮感,差距越來越大之后,就失去研發的意義了。
“資金方面不用擔心,金河投資如今不缺這幾千萬美元。”蔡致良說的很豪氣,給顧遠德吃了一顆定心丸,道:“你現在需要做兩件事。”
“您說。”顧遠德洗耳恭聽。
“第一件事,我已經說過好幾次,就是打造一支有戰斗力的研發團隊。”蔡致良對目前顧遠德的研發團隊,是持懷疑態度的,因為相較于年初時制定的計劃,研發進展過于緩慢了。
“原本按照我和廖成凱的規劃,利用18個月的時間突破4M技術,時間安排上還是留有余地的。”顧遠德不覺得當初的計劃有什么問題,道:“不過,臺灣半導體工業起步較晚,難以招聘到足夠數量的合格工程師,最終只能依托工研院體系進行研發,難免各種掣肘,消耗了大量本沒有必要的精力和時間。這一點,是我過于樂觀了。不過,經過近一年的招聘與磨合,已經是一支成熟的科研團隊,尤其是港城技術中心設立之后,也將有助于招聘到全球優秀的半導體技術工程師,并將有利于加快4M技術的研發進程。”
“這是第一件事情,你和廖成凱心里有數就好。”蔡致良也沒有任何指責的意思,萬事開頭難,這也是可以理解的,道:“說第二件事之前,我記得你年初到日本的半導體企業考察過?”
“是的。”顧遠德介紹道:“不是年初的時候,是在6月份,當時聽說韓國的LG獲得了日立公司1M和4MDRAM量產技術,不過幾百萬美元,便決定去碰碰運氣,可惜未能如愿。”
其實也沒有什么可惜的,日立公司授權給LG公司1M和4MDRAM量產技術,前提是韓國當時已經完成對1M和4MDRAM的技術攻關。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你需要再去一趟日本去考察,調查,不要僅限于日立公司,只要同意將4M技術授權給金河授權,授權費用高一點也沒有關系,如今又是半年過去,想來形勢又會不同。”
以日本目前的技術水平,授權4M技術給臺灣,對大局沒有任何影響,畢竟日本已經開發出16M的存儲芯片,即將量產了。
蔡致良道:“當然,如果能夠收購一家擁有4M技術的企業是最理想的。”
“蔡先生,這是不可能的,半導體是日本的支柱產業,不過授權還是可以再試試。”顧遠德直搖頭,道:“況且,擁有4M技術的企業,大都擁有工廠,至少需要10億美金起步。”
蔡致良在半導體領域一向是大方的,卻又是很吝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