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投資敗走麥城……”
金河證券和恒隆銀行的紅包還未發出,宣傳尚未啟動,《新報》便報道了金河投資在臺北股市的失利,并夸大其詞地預計損失高達20億。最后各大媒體紛紛跟進報道,一時之間,金河投資竟然成為了焦點,到處都是負面的消息。
蔡致良就納悶了,低調也有錯嗎,我兩個月賺了300多億,怎么也沒見媒體這么激動。
楚天行帶著報紙到蔡致良的辦公室,問道:“我們要不要回應一下?”
“不用,按計劃進行就可以。”宣傳將在明天啟動,不差這一天的功夫,何況金河投資現在也不是差錢的主,蔡致良道:“真金白銀比任何聲明都有效。”
謠言止于鈔票,只要金河證券如期派發紅利,關于金河投資資金鏈斷裂,乃至將破產的夸大傳聞將會不攻自破。如果是在月初,蔡致良還可能會顧忌一下,畢竟當時的資金都還壓在東京股市,金河投資與恒隆銀行的資金鏈確實有些緊張,但是如今,隨著大內一龍在東京股市陸續平倉,資金已經逐步回轉。
下午,蔡致良去了一趟百富勤,已經開業一年了,百富勤出了第一份財報,邀請股東與會。客氣的說法,是商量一下百富勤未來的發展,但關鍵是,杜威廉豈會讓出主導權。只是百富勤目前的業務,大多來自于這些股東,得知會一聲。
過去的一年,百富勤成就非凡,在長江實業的支持下,以不到3億的資金,控制了14億市值的廣生行,展現了非凡的收購技巧,令港人大開眼界,算是打了一個漂亮的開門紅,一舉奠定了百富勤收購專家的地位。
而在此期間,蔡致良也通過恒隆銀行支持了一下。
“阿良,許久未見了。”
蔡致良一到,就見到了中信集團的董事長榮智建,道:“榮先生,你好。”
“8月份的時候,聽聞你在浦江投資,數億美元的投資,還以為你會停留一段時間的,不成想等我趕到的時候,你已經離開了。”
蔡致良當時也聽葛瑞德提及,只是后來忙于東京股市而已,道:“當時通過葛瑞德的考察,我也在那邊待了半月,怎么說呢,大有可為。”
榮智建點點頭,道:“浦江對外開放,目下已經是時間問題了,要么年中,要么明年,不會拖延很久”
“是啊。”蔡致良道:“優越的地理位置,從清朝被迫進入大航海時代,浦江迅速從一個不起眼的邊鄙之地,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一旦對外開放,必將再次超越這里,奪回這個頭銜。”
“這次去浦江,中信集團也有一些投資,希望與金河投資加強合作。”榮智建拋出了合作的意愿。
“一定。”蔡致良自然求之不得,中信集團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之一,比之前那位練氣功的伙伴,要靠譜一些。
“今天報紙上面的報道,我也聽說了。”榮智建問道:“金河投資不要緊吧?”
“無妨。”蔡致良擺擺手,道:“我還應付的過來。”
“榮先生此言差矣,這點損失,對金河投資來講,實在是不值一提。”
一個聲音很突兀地插了進來,蔡致良定眼一看,好像是新鴻基證券馮凌云,之前應該是見過一次。
“哦?”榮智建疑問道:“還有什么消息,是我沒有聽說嗎?”
“我也是最近才聽說了一些,關于金河投資的,初聽之下很是驚訝,不過想起蔡先生過往的事情,也就釋然了。”
馮凌云說了一大通,愣是沒有提及重點,看了蔡致良一眼,問道:“蔡先生不介意吧?”
“請講,我也想聽聽。”蔡致良伸手示意,洗耳恭聽。
“大家都知道,新鴻基證券一向同美林證券關系密切,這些消息就是從美林那邊傳過來的。”馮凌云問道:“榮先生,對于歐美投行前段時間做空東京股市,想必也聽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