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香港,相較于還是寒風凜冽的新澤西北部小鎮,已經是初夏的天氣。
蔡致良一回港,便接到盧襄傳來的消息,蘇省那位未曾謀面的小舅公已經找到了,為保險起見,送過來一張照片,供蔡致良確認。
這是一張全家福,出乎蔡致良意料之外的是,除了盧妮父母之外,一共有7個孩子,同蔡致良的記憶有較大的出入。
照片中的盧妮年紀不大,看身高像是十三四歲的樣子,蔡致良將家中留存的照片拿出來,對比了一番。
仔細看的話,還是能看出來一些相似的地方,當然,這本就是同一個人。
即便是彩色照片,不同時期,不同打扮的同一個人,相貌也可能千差萬別,更何況還是黑白照片。
如果蔡致良不是提前知道,這是他外婆小時候的照片,他是絕對不敢相認的,畢竟他也沒有見過外婆,印象全來自于照片,帶著平面化的刻板印象。
于是,蔡致良只能帶著照片,去找趙洪德辨認。
正值周六,鄧小雅不用去上學,原本有所恢復的活潑性子,今日安靜地像個淑女,讓蔡致良有些意外。
“外公呢?”蔡致良左顧右盼,沒有見到趙洪德。
“噓……小點聲。”鄧小雅對蔡致良的高盛叫喊很不滿意,時不時瞥一眼書房。
“有客人啊……”
話音剛落,書房門便打開了,走出來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一席淡綠色的裙子。蔡致良還在思索女子身份時,鄧小雅已經跑了過去,很是乖巧。
“李老師,留下吃個便飯吧。”趙洪德很客氣地邀請。
“不用,謝謝,我還要去張崇家里拜訪。”李老師看了蔡致良一眼,道:“你們有事先忙,我就不打擾了。”
“這是我外孫,不妨事的。”
趙洪德解釋了一句,不過李老師還是離開了,或許該談的已經談的差不多了,正愁沒有借口離開的,蔡致良就進來了。
“在學校闖禍了?”這時,蔡致良也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老師做家訪嘛。
“才沒有呢,老師和同學們都可喜歡我了。”鄧小雅輕哼了一聲,又恢復了往日做派。
“阿良,你什么時候回來的?”趙洪德閑坐在沙發上,道:“我前兩天打電話的時候,也沒聽你媽說起。”
“前天剛到,我爺爺奶奶不適應那邊的氣候,我送他們回來的。”蔡致良拿出照片,遞給趙洪德,道:“你看看這個。”
“你爸還是沒起色嗎……咦……”趙洪德拿著照片,皺著眉頭,叫道:“小雅,把我的老花鏡拿過來。”
“嗯,怎么也得半年的治療,才能看出效果。”蔡致良道:“這是剛送過來的一張全家福,我對比了家里的老照片,有些像,只是不大敢確定。”
“阿良,新鮮的菠蘿,挺甜的。”趙寶茜端過來一盤菠蘿,又提醒女兒,道:“你少吃一些,別像昨天那樣,吃多了,舌頭都不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