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票房順利突破3000萬,《賭俠》也就提上了日程。隨著年初那部《賭圣》,周星星的爆紅,以至于電影還未開場,影院前已經圍滿了影迷和不嫌事大的媒體,同《黃飛鴻》首映不可同日而語。
蔡致良見到趙碩,問道:“老徐呢,這一個月過去了,劇本沒見到,怎么人也不見了。”
趙碩聞言,搖頭笑道:“還是寫了一些,只是我沒有遞過去。”
“很爛?”蔡致良在形容詞前面又加了一個副詞。
“也不是,總歸不是很好。”趙碩覺得應該留一下顏面,道:“倉促之下,同前一版《新蜀山劍俠》差不多,劇本、情節難免有些雜亂,需要細細打磨一下。”
“這個是必要的,決不能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開機。”蔡致良很認同這個看法,畢竟成本太高,便意味著風險很大。
港片節奏很快,一半以上都是在沒有劇本的境遇之下,便拜神開機,而后邊拍攝邊創作,以至于有了飛紙仔這個特殊的職業,一般都是大早上到編劇那里拿到新寫的劇本,飛奔至拍攝現場,交給導演之后,才能開始當天的拍攝。
更有甚者,只有大概情節,是沒有劇本臺詞的,全靠演員臨場發揮,尤其是以王佳衛為極端的,不僅沒有臺詞劇本,連如何演都不說明,只是看演員悟性。據說王佳衛也說不清楚自己希望拍出什么樣的效果,只做最終的裁定,只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才會發出一句“過”。在這未進入數字時代,還需要大量消耗膠片的時代,這樣的拍攝方式,自然是最費錢的。
《新蜀山劍俠》自然是不能這般拍攝的,再厚的家底也經不起這般折騰,徐可也是有前科的,當初《倩女幽魂》也是沒有劇本的,以至于數易其稿,而《新蜀山劍俠》需要外出取景,可就不能那么拖拖拉拉的,就像將來王佳衛拍攝《東邪西毒》的時候,一個鏡頭拍攝了一個月,進度也就拖了一個月。
“除此之外,還有特效。”特效自然是最費錢的,趙碩道:“從《倩女幽魂》開始,我也接觸過不少,不過相較于真正的大片而言,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制片方面的經驗難免不足。”
謙虛了幾句,趙碩又拉上來江之強,道:“老江常年往來于歐美各大制片廠,對特效大片要比我了解的多。自從接到徐可的劇本之后,我便與江之強一起商議,后來又叫上徐可,將劇本情節仔細地,從頭到尾捋了一遍,然后發給數字領域那邊,估算了一下大概成本……”
說到這里,趙碩嘆了口氣,道:“至少1000萬美元,換算出港幣,也就是8000萬。”
“這么多?”蔡致良也有些驚訝,這只是特效,不包括其他方面的費用,原先的估計,加上演員片酬,最多也不超過這個數字,這意味著風險的升高。
“只多不少。”趙碩確定的點點頭,道:“如果按照徐可的意愿,長達150分鐘,超過1200個特效鏡頭……”
“你們有什么建議沒有?”既然已經討論過,總不會是準備擱置下來,等下次機會吧。
“兩種辦法,第一,自然是趁現在尚未開始,完全沒必要擔此風險。”趙碩看看蔡致良波瀾不驚的臉色,道:“第二種,劇本重寫。這版《蜀山》打斗場面宏大,特效鏡頭太多,以至于情節單調,所以我和江之強認為,應大量穿插文戲,或武戲文唱,一來有個完整故事為內核,更重要的是,能夠極大地壓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