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找張藝某了?”
“是啊。”江之強理所當然的點點頭,道:“我此次來京城,本就是為張導演而來,不過還是被臺灣佬搶先一步……”
看著蔡致良的表情,問道:“要不然,你以為我來京做什么?”
蔡致良搖頭失笑,道:“中午的時候,趙碩跟我說,你也一起來了,還以為你們都是為新藝寶而來的。”
“也是湊巧了。”江之強道:“這次在深城,本是為接洽那部合拍的抗日片,同深影和珠影協調一下,后來就請郭保昌導演做中人,來京會一會張藝某。郭保昌原先在西影廠做事,對張藝某有提攜之義,卻不想還是晚了一步,張藝某的新電影已經被臺灣的年代國際影業預定了。下午就在北影廠聊了聊午張導的新電影,后又說起港片,乃至好萊塢電影的制作流程與發行,后來侯先生去訪友,我就先回來了。”
江之強再次強調了一遍,相逢恨晚,大感惋惜之意。
蔡致良聽明白了,江之強對張藝某的新電影感興趣,評價了一句:“我看過《紅高粱》,張藝某的電影具有非常高藝術價值。”
對于蔡致良來說,也就僅止于此了,但即便是刷獎,也跟東方影業沒有多大的關系。
“我之前也這么認為,覺著商業價值不高。”江之強自然知曉蔡致良的想法,無外乎票房收益罷了,道:“目前大陸電影市場尚未開放,票房不好講,但是張先生的電影一向不缺海外市場,今年出品的《菊豆》,僅僅日本便有3.6億的票房,換算出美元也有250萬,再加上歐洲三大電影節大獎的緣故,在歐美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多了不敢說,數百萬美元還是有可能的,年代影業想必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誰也不是圣人,年代影業也是需要賺錢的,眼光確實有獨到之處,打著交流的旗號先下手為強。
“新電影叫什么名字?”既然能回本,那么就有投資的價值了。
“《大紅燈籠高高掛》,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江之強道:“如今的市場尚未開放,但是并不代表未來,龐大的體量將帶來巨額的利潤,那么東方影業現在就需要做一些準備了。”
“你覺得張藝某比較適合?”
“是的。”江之強點點頭,道:“電影公司想要發展壯大,無非名導與名演,從這一點來看,東方影業就是一個例證。就像你當初所說的,必先有名導,而后有大賣的電影。”
江之強所說的一點都不錯,當初蔡氏影業就是憑借章婉婷以及周閏發與林青霞的片約,因《秋天的童話》一炮而紅,奠定了如今東方集團的基業。
至于蔡致良所說的騷話,也有這方面的意思,重要的還是能夠如期上映,賺取票房。
“那現在還有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