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停留之后,蔡致良又回到基輔,婉拒了大使館的圣誕邀請之后,準備動身前往意大利,而后在倫敦與霍昕昕會合。
卻在動身之際,柳正陽自明斯克匆匆而來,跟蔡致良說起亨達工程技術公司的業務。
“亨達工程技術公司成立以來,已經完成馬來1萬噸硫酸鉀產能建設,于今年2月投產成功。鑒于一期工程的良好合作,近期簽署了二期建設工程合同,同樣是1萬噸。”
柳正陽一陣訴說亨達工程技術公司的成就,而蔡致良想知道的是他來基輔做什么,畢竟亨達工程技術公司規模很小,至少相比起東來貿易行是如此,去年的利潤亦不過數十萬港幣,尚沒有上升到引起蔡致良關注的地步。
啰啰嗦嗦半天之后,柳正陽才進入主題,道:“硫酸鉀工程的主要原料是氯化鉀,這些鉀鹽最終都來源于鉀礦石。全球的鉀礦多分布在北緯40度,其中蘇聯和加拿大占據全球儲量的七成,而蘇聯的鉀礦主要集中在白俄羅斯和俄羅斯。”
蔡致良邊聽邊點點頭,總算是進入了正題,也大致明白了柳正陽啰嗦的目的,適宜繼續。
柳正陽道:“同為英聯邦國家,馬來一直從加拿大進口鉀礦石和氯化鉀,只是價格方面一直難以盡如人意,所以在聽說蘇聯這邊的情況之后,便過來考察考察,不一定要收購一座礦山,至少可以入股白俄羅斯的礦業公司,以減少鉀礦石價格波動所帶來的損失。”
“就1萬噸的硫酸鉀產量,也消耗不了多少氯化鉀吧?”即便是價格波動劇烈,以區區1萬噸的產量,至于這么不遠萬里從馬來來到白俄羅斯,還想著打通整個工業鉀肥上下游的生產鏈,完全沒有必要。
“肯定不僅僅一家,吉隆坡鉀肥工業協會派出了一支考察團隊,要不然我也不會跟過來了。”柳正陽解釋道:“如今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鉀肥工廠,至1995年,將達到30萬噸氧化鉀當量。近幾年,標準級氯化鉀離岸價已經從低谷時57美元每噸,上升至100美元以上,并還在不斷上漲。我也希望加強同鉀肥工業上游的聯系,以便于承攬更多的鉀肥工程項目。”
蘇聯倒了,任何哪個國家都想上來咬一口,似乎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蔡致良不了解鉀肥方面的市場行情,也不打算了解,只是覺得這并不是多靠譜的事情,遂打發他去找馬修科沃爾,索爾投資名下是有礦的,鉀礦也有,并不適宜亨達工程技術公司。
而蔡致良所不知道的是,如今亞洲鉀肥的消耗量是很少的,即便是現在的中國,18億畝的耕地,每年消耗量也不過100萬噸氧化鉀當量,馬來西亞必然是達不到30萬噸的,哪怕是五年之后。
依舊是冬季,如同兩年之前,蔡致良再次抵達米蘭,從這里中轉到博洛尼亞去,視察一下新收購的蘭博基尼。
不過,既然已經到了米蘭,總歸是要見一見老朋友的,順便同馬迪諾談一談。
經過兩年的發展,三方聯合之下的BAM公司,已經是倫巴第大區排名前五的服裝公司,即便是整個歐洲,也是能夠數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