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無比久遠的故事了。
佛祖于菩提樹下悟道,其得道時,三界十方,諸天萬界,皆有所感應。佛祖感念眾生不得修行妙法,不通三乘大道,遂于虛空**,布佛門于萬界,立靈山圣境,為所有修佛者廣開無上凈土。
善哉。
善哉。
我佛慈悲。
這是當時所有人對佛祖的評價,只是正如同陽光下必然存在陰影一樣,在佛祖的光輝下也同樣存在黑暗。
普渡眾生普渡眾生。
何為眾生?
信我者為眾生。
人族還好,并非只有佛祖一位大能,佛祖也不可能為所欲為。但對背后并沒有大能撐腰的妖族而言,佛祖就遠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么和善了,一尊尊妖族就這樣被度化,淪為菩薩佛陀的坐騎。
輝煌的靈山圣境。
無上的佛門凈土。
它的基石,是無數的妖族血肉,正是在這些妖族血肉的澆灌下,佛門的金蓮才能開放得如此瑰麗。
-----當然。
這并沒有什么錯。
至少對人族而言,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的人同情,有的人贊同,有的人無視,有的人鄙夷,但歸根結底,這是妖族自身的事情,盡管惹人詬病,但礙于佛祖,并沒有人真正當一回事。
但對妖族而言,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這是屈辱?
不對。
這已經近乎于習慣了.....自第一代的諸多大圣被佛祖降伏以來,為佛門盡心盡力,身為菩薩佛陀們坐騎的生活,對它們而言甚至可以稱之為日常,它們不覺得有什么不對,甚至還很樂在其中。
隱藏在妖族心中的那顆火種,在佛門的度化下,已經趨近于無,再過一段時間,或許就會徹底湮滅吧。
但是-----
“它站出來了。”
祖庭山,亦或者說,靈山巔頂,拋下了欲界天,圣皇天,還有陸行舟一眾,搶先來到此地的敖光等人,
此刻正目光復雜地看著面前的景象。
那是一尊巨獸。
角似鹿,頭似駝,耳似貓,眼似蝦,嘴似驢,發似獅,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鯉,前爪似鷹后爪似虎。只是靜靜地臥伏在靈山的山巔,渾身沒有半點氣息流露,口鼻處不斷噴涌出沖霄的玄氣。
這些構筑起了祖庭山外的彌天烏煙。
它是尸氣的來源。
也是神話的起點。
“.....將臣。”
亦或者是:真犼大圣。
太古以后,佛祖如所有大神通者一般入滅,佛門遭遇重創,曾經聯通萬界的靈山圣地也因此失落虛空。
佛門遭遇重創。
在那個時候,真犼大圣站了出來,它和孔雀大圣,虬首大圣,靈牙大圣,混天大圣。五位當時由佛祖親手降伏的初代先天妖族大圣聯手,于中古初期,掀起了一場針對靈山圣境的浩大的叛亂。
當時的每一位妖族,體內都有佛印留存,幾乎不可能反抗佛門,唯有五位大圣法力通天能夠勉強行動。
畢竟佛祖已經入滅了。
于是乎,
那場叛亂的結果,真犼大圣親手擊斷了靈山圣境的支柱,傳聞中佛祖的證道至寶,七寶妙樹,并將其硬生生吞入腹內。兩者融合,相互成就,最后真犼大圣便從先天妖族,化身成了尸王將臣。
真犼化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