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靈樞不答,站在一側,有些道理明白歸明白,可心中以及難言憤懣之情。
為何有些事情看得懂,卻不愿意去做,更不愿去選擇。
掩耳盜鈴嗎?
何等的可笑!
。。。。。。。。。。。。
秦燕兩國的戰事來的突兀,結束的也極快,因為燕國認慫的夠果斷,跪的夠直接,完全不給秦國發飆的機會。
對于懂事的小弟,秦國還是很禮遇的。
若是各國都如燕國這般識趣,天下何至于動亂至此,早就天下一統,進入太平盛世了。
趙國:……
楚國:……
魏國:……
不過這場刺殺也算是讓燕丹和荊軻的名頭響徹了天下,這年頭,膽敢謀劃刺殺一國之主的人物,必然都會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當然,也僅此而已,沒什么其他作用了。
荊軻后世能那么有名,關鍵不在于他自身,而是在于他刺殺的人。
僅此而已。
……
與此同時,一場針對洛言的陰謀也是展開了。
發起人自然是農家的俠魁田光,而有這個主意的則是昌平君,其實很久之前昌平君就想動一動洛言了,可當時謀劃了諸多事情,也就慢慢拖延了下來,事到如今,再留著洛言對于昌平君而言絕對不是好事。
趙國地界一處山道的位置,田光隱藏在密林之中,看著緩緩路過的車隊,眼中也是閃過一抹無奈。
當真是沒有一丁點的機會。
一路上洛言都被近千精兵保護,除此之外還有數十名羅網的好手,更別提洛言本身也有點實力,這種情況下想要刺殺洛言,難度有點高,甚至需要犧牲掉不少人才能創造機會。
這也僅僅只是機會,成功與否兩說。
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何勸說農家的人出手,他雖然是農家俠魁,可所行之事不能脫離一個俠字,若是隨心所欲,農家那十萬弟子又如何會信服他。
除此之外,農家六堂也不是鐵板一塊,甚至田光懷疑其內還有羅網的人。
畢竟農家的場子太大了,魚龍混雜,有羅網的人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至于勸說上一輩的六堂長老,田光也毫無把握,因為當年留人刺殺白起是因為白起干的事情太過慘絕人寰,殺的人太多,要他死的人更多,而洛言不一樣,洛言在外面的名聲太好了,好的趙國人都覺得他是個好人。
前不久洛言就參觀了趙國的農村,握住人家村長的手,表示他一定會讓趙國人與秦國人一樣吃飽肚子,未來的孩子可以讀書。
當時把那群趙人感動的,畫面就不談了。
有時候田光都有些懷疑了,是不是昌平君和洛言之間有什么誤會,不然以洛言的人品為何與昌平君如此敵對。
至于私生活亂這方面……男人嘛,好色點很正常,比起那些達官貴胄,洛言算是很有品了,至于當初那點矛盾,那也是農家算計在先,不能全怪洛言不是。
田光這人還是很講理的,三觀比較正,當然,這也不能改變他想要殺死洛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