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當即吩咐石灰廠,讓他們抓緊時間給粗鹽提純。
同時,他也意識到了戰術的重要性,吃完午飯后,在房間里開始研究了起來。
所謂的研究,就是瘋狂的回想起自己的所見所學,還有從一些影視劇里看到了。
最終,還真讓他想到了一個戰術。
那就是三三制戰術,這個戰術最早源于抗日時期,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斗小組,每個戰斗小組三人,以便于相互接應,一般排成三個梯隊。
三人戰斗小組呈三角進攻隊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班長、副班長、組長,各帶一個戰斗小組行動。
戰斗小組進攻時,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后,呈三角陣型,三個戰斗小組組成一個戰斗班,三個戰斗班組成一個戰斗群,進攻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
陳墨將其吸納。
當然,這是冷兵器時代,當然不能三人一組。
目前神勇衛人數還不多。
他選擇三十人為一組,三組為一隊,三隊為一個大隊。
稱呼就為大隊長、隊長、組長。
等后面人數多了,就可以三百人、三千人為一組。
下午的時候,陳墨找到胡強、張河開始實施了起來。
由于山寨修建已經到了尾聲,胡強等九名獵戶,也是充入了神勇衛。
將三三制戰術安排下去后,陳墨又叫來胡強幾人,讓他們從這一千多名神勇衛中,選出五十人,組成弓手小隊,教他們射箭。
一周后,三三制戰術略有成效。
為了進行實驗,陳墨又劫掠了鹽倉一次。
而這次,三個陶罐炸彈開路,八百多名神勇衛把架勢一擺開,打都沒怎么打,鹽倉的守備軍,便是被嚇跑了。
再次收獲粗鹽上萬斤。
與此同時,上一批繳獲的粗鹽,全都提煉完成。
幾個石灰廠日夜不停的連軸轉,人手不夠,就讓村里那些沒事做的婆娘頂上。
這又不是什么苦力活,娘們也是能做的。
陳墨并沒有把上萬斤精鹽,全都拉到泉陽縣去。
一是這么大的量,朱永志那邊第一時間也鋪散不開。
第二,陳墨擔心被對方給吞了。
所以陳墨的打算是分批出貨,一次出售兩千斤。
換得的錢財,購買糧食,騾子、牛羊、豬、雞等牲畜。
四月底。
購買的糧食,已經堆滿了庫房。
有錢之后,陳墨還打算開設村學,白天教授孩童,晚上教大人,不收束脩。
這個村子,是陳墨的基本盤,那這個基礎,自然得打好了,都識字就能看懂理解命令,然后作為基層干部,迅速擴大。
除此之外,還能讓神勇衛對村子越來越有歸屬感,其次孩童算是神勇衛的新鮮血液。
況且辦村學是隨手的事,花不了幾個錢。
就在村子發展的越來越好的時候,一個壞消息,傳遍全縣。
ps:感謝各位的月票!
感謝金泰耎的果達500點幣打賞,道爺是我、書友20230115201142745、虧啊魯100點幣打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