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言看著荀子,沉聲的說道。
洛言話音落下。
荀子也是沉默了片刻,深深的看了一眼洛言,似乎重新認識了眼前之人一般,片刻之后,緩緩說道:“這條路會很難。”
“終究需要有人去走。”
洛言看著荀子,堅定的說道。
“你想讓老夫做什么?”
荀子沉吟了片刻,看著洛言,詢問道。
“我需要人和書。”
洛言看著荀子,沒有耍心眼,也沒有拍馬屁,直接了當的說道:“秦王加冠禮之后,我便會著手建造學宮,將會從秦國各地召集第一批適齡弟子,他們將是未來的種子。
所以,我需要教書先生,越多越好,最好是知變通,愿意學習其他諸子百家學術的儒家弟子。
典籍,儒家珍藏的一切典籍,只要荀夫子答應,我這便派人前往儒家,將儒家典籍盡數抄錄一份帶回來,它們將被儲存在學宮的書庫之中,任由天下人閱讀抄錄,他們若是愿意也可以留下自己的著作,留給后人學習。
其中利益天下者,可借助學宮傳遍天下。”
“秦王支持你?”
荀子沒有答復,反而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因為秦國一直是反對儒家文化的國家。
當年孔子要入秦傳道更是被秦國拒絕。
“秦王不是曾經的秦王,秦國也不會是曾經的秦國,天下若要一統,豈能故步自封,不向前看,未來的秦國必然會更好,更強大,這一點,我堅信。”
洛言篤定的說道,同時心中自戀的補充了一句:因為我來了。
“若是如此,老夫可以答應你,儒家典籍任你抄錄,只要用在正途,儒家不會拒絕,至于儒家弟子,這一點得看他們自己的選擇,老夫無法逼迫什么,他們若是愿意,自然會入秦,若是不愿,老夫也不會強逼。”
荀子看著洛言,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他沒理由不答應,這對于儒家并不是什么壞事。
儒家的理想本就是教化天下,愿天下之人皆知禮義廉恥等等,說到底就是道德教化!
知誠信,懂尊卑,遵禮法……
秦國為何被稱之為虎狼之國,本就是因為秦國抗拒儒家這種仁義的教化思想,信奉弱肉強食,所以,信奉仁義的國家都被干掉了……
當然,這在洛言看來從來不是什么事。
思想在于引導,洛言從來不獨寵某個學說,他信奉百家爭鳴,單靠儒家的思想只會走向極端。
學宮便是這一個起點。
秦國一統也是最好的改變機會,一個打破傳統重塑一切的機會。
最關鍵,嬴政會配合他去完成這個變化!
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多謝荀夫子!”
洛言拱手拜謝,沉聲的說道。
荀子受了洛言這一禮,神色卻沒有任何變化,依舊看著洛言,囑咐道:“希望你那四句話不只是說說而已。”
“他日學宮建成之日,這四句話會銘刻在學宮門口石碑之上,作為學宮校訓,凡踏入學宮弟子,必謹記此言!”
洛言沉聲的說道,一副他自身就是這么做的表情。
同時心中也有點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