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徐,吹動了湖面,頓起波瀾。
韓非看著昌平君,對方的意思他自然聽得懂,同時他也是有些明白,為何洛言總是在各方面針對昌平君,這并不是洛言對權力有多么執著,而是昌平君這個人本身就有問題。
想到這里,韓非也是不免笑了笑,問出了一個他很想知道的問題。
“聽聞昌平君自小便生活在秦國,雖有楚國公子的身份,可與秦人無異,為何現在這般不愿意見得秦國一統天下。”
昌平君乃是楚國太子熊完之子。
數十年前,楚國與秦國講和,太子熊完作為人質被送到秦國,后來,他和秦朝昭襄王的女兒生下昌平君,所以,昌平君的體內流淌著秦國和楚國王室的血脈,這一點,和扶蘇極為相似。
甚至在身份上,昌平君也算是秦王嬴政的表叔兼姑爺爺!
昌平君聞言,卻是莫名想起了許多年前的事情,他自出生起便生活在秦國,正如韓非所言的那般,本質上他與秦人并無區別,對于故土楚國更是從未去過,可在他幼時的生活里,他的父親,也就是如今的楚王曾經給他啟蒙,告訴過他,他體內流淌的是楚國王室的血脈……
那幾年的生活給昌平君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因為那幾年之后,他的父王便扔下了他,在近侍從黃歇的幫助下偷梁換柱,騙過了秦人,得以返回了楚國,繼承了王位。
為報答黃歇,熊完即位后以黃歇為令尹,賜淮北地十二縣,號春申君!
不得不說。
戰國時期的各國大王都是奇葩,尤其是擔任過質子的太子,一個個都變著法子想回國,甚至不惜拋妻棄子。
不過兒時的那段歲月對于昌平君的影響極大,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
就像現在。
身為當今楚王的嫡長子,本資格繼承楚國王位,秦國的丞相之位又豈能束縛住他?!
更別說看著秦國大軍日后伐楚,屠戮楚人,令楚國血流成河。
他這位楚國公子如何能無動于衷。
“親情和家國之間,總需要做個選擇。”
昌平君沉默了許久,才幽幽的說道。
秦國對于昌平君而言,就像生他養他的父母,親戚朋友盡數在此,可楚國對他而言,卻是母國,是大義。
打個比方。
你若是自小生活在異國他鄉,有一日,你所生活的異國要攻打你的母國,你該作何選擇?
尤其是當你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時候。
眼睜睜的看著,亦或者力所能及的改變那本該發生的結局!
這沒什么對錯,只是個人的選擇。
昌平君選擇了楚國。
“據我所知,如今的楚王,也就是君上的父親已經病重,膝下只有兩子,且皆年幼,而楚國卻沒有迎回君上的打算,顯然君上與楚王之位無緣,為此放棄秦國的一切,當真值得嗎?”
韓非看著昌平君,很不解的詢問道。
“沒有什么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昌平君雙手附在身后,看著韓非,平靜的說道。
韓非聞言一愣,旋即搖頭笑了笑,緩緩起身,走到昌平君的身旁,一同看著泛起波瀾的湖面,輕聲的說道:“不知君上希望我做些什么?”
“韓兄與洛言乃是至交,我希望韓兄想想辦法,將洛言獻給秦國的那些變革之法弄到手,無論是鹽鐵亦或者紙張都對天下有益處,不該只局限于秦國之地。”
昌平君看著韓非,沉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