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還是什么都沒有改變。”
蓋聶沉默了片刻,輕聲的說道。
他以為孔雀王朝一統之后會有所改變,可事實上,只會變本加厲,因為人性使然,不要高估人的善良,也不要低估人的惡。
只有法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因為制度不會因為人去改變,制定了,它便是一根標桿,限死了人的惡!
他們沒有法,但他們有佛……洛言嗤笑了一聲,莫名想到了現代一句有趣的話。
我佛不渡窮逼。
這世上真的理解佛法的有幾人,佛法勸人向善,可大部分學佛的都是騙子,騙財騙色,又有幾人耐下性子去理解,更去做。
六根都不凈,禮個屁的佛。
說到底,佛法只是孔雀王朝穩固政權的手段,限制人性的玩意。
若是讓阿育王看一看諸子百家的著作,估計他就不會發展佛法了,可惜沒有如果,中原能如此,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諸多思想和文化的璀璨,諸子百家,這個文化大爆發的年代。
可惜后面有人玩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事情。
不過說到底還是穩固政權。
“不,會改變,孔雀王朝沒有華夏諸子百家的文化底蘊,他們只能通過其他手段來鞏固政權,但未來的秦國絕對不會如此,一個強大的帝國絕對不是靠奴隸來鞏固,一統天下是必須要走的路,統一文字,統一文化等等更是必須要做的。
依法治國才是秦國的未來,也是天下的未來!
這世上不會有絕對的公平,但可以借助法,讓人與人相對的公平,至少在面對生死方面,沒有人高人一等。”
洛言沉聲的說道。
嬴政站在一側,聽著洛言的話,目光流露出思索之意,尚且年輕的他對于長生毫無興趣,自然也不會被洛言的話刺激到,他現在只對未來的帝國之路感興趣。
孔雀王朝的奴隸制度對于嬴政有參考的意義。
一個強大的帝國卻用奴隸制度來掌控,這在嬴政看來是極為低劣的手段,湮滅了下面大部分的人性,如此的國家豈能還有未來?
嬴政可不愿看到秦國子民失去心性,連身為秦人的驕傲都沒有了。
法!
嬴政目光微亮,對于未來的路越來越明確。
自商君開始,秦國的路就沒有走錯,未來自然也不會,至于一統之后,嬴政相信自己會選擇出一條更為合適的帝王之路。
扯到國家制度,嬴政顯然更感興趣,洛言頓時又被拉著聊了半個時辰。
待得嬴政滿意之后,他才想起洛言舟車勞頓,放開了洛言,讓洛言回去休息,至于調查孔雀王朝的事情,嬴政會抽調影密衛的人跟隨墨家之人一同前去。
洛言走出宮殿之后。
嬴政輕聲道:“墨家,天下人都欠了墨家一個天大的人情,不過若無先生,他們也不會有這個機會……天下之大,秦國卻只占據一隅……孔雀王朝,阿育王,寡人很期待與你們的見面。”
嬴政眼神冷峻,充滿威懾力,那是找尋到目標的眼神。
蓋聶看著嬴政流露出的神情,沉默不語,他一直都知道,嬴政是一個很可怕的人,他比起一般帝王更加執著于秦國的強大,威震四海才是他想要做的,一統天下不過是順帶。
原本的六國已經不足以滿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