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前,群臣站立,昌平君自然也在其中,他在韓國的事情辦的很漂亮,快刀斬亂麻,不過半月便是平定了叛亂,甚至撥亂反正,將韓國各方面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
能力方面,昌平君還是很強的,可惜運氣差了點,當初老楚王要是將昌平君接回去,讓其成為太子,也許楚國的局面要比現在好看許多,甚至與秦國都能掰一掰手腕。
奈何世上沒有如果。
時也命也。
洛言與群臣寒暄了兩句,便是來到了昌平君面前,笑道:“君上,好久不見,韓國的叛亂,你辛苦了。”
“櫟陽侯才是辛苦了,燕國一行,不費吹灰之力便是為秦國取下堪輿之地。”
昌平君微微一笑,拱手輕笑道。
“昌平君所言甚是!”
“我大秦有櫟陽侯如增千軍萬馬!”
“何止千軍萬馬……”
……
四周不少人相繼附和,馬屁拍的很響。
洛言倒是對贊揚的話不以為意,他不是很在意這些,與昌平君閑扯了幾句,便是回到了自己的陣營,蒙毅等人簇擁著他,任何國家都有“黨派”的,無非是大不大的問題。
如今秦國最大的便是洛言帶頭的一伙人和昌平君所代表的的楚系勢力。
還有一部分則是后來提拔起來的老秦人一派,不過這一派看似中立,實則是站在洛言這邊的。
無他,洛言給的實在太多了,單單教育這方面,就讓他們無需思考,穩穩的站在洛言這邊,可以這么說,只要洛言不造反,秦國無人敢動他,就算是嬴政也無法隨便動他,當然,也不可能動。
“櫟陽侯不覺得韓國的事情做得太過了嗎?”
蒙毅皺了皺眉頭,詢問道。
洛言看了一眼蒙恬的弟弟,微微一笑,輕聲的說道:“那些人就算現在不殺,日后也會殺了,不殺了他們,如何將他們掌控的財富回饋給韓國的平民,蒙毅,你記住了,每個國家動亂的根源都是因為分配不均,當極少一部分掌控大部分的財富,那這個國家必然會動亂。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混亂的根源,也是輪回。”
荀子的人性本惡確實很有道理。
蒙毅思索起洛言的話語。
“別想了,多看看自然會明白,很多東西不是想想就知道的,要得符合實際,這也是學宮弟子的教育方式,無法實踐,書本上的知識都是空洞無用的。”
洛言拍了拍蒙毅的肩膀,隨口說道。
這年頭需要的是能干事的人,不能干事只會耍嘴皮子,洛言要來何用?
和他搶飯碗嗎?
這怎么能行!
蒙毅卻是點了點頭,看著洛言的眼神更加敬佩,只覺得今日的洛言比起昨日更加令人敬服,不愧是德高望重的洛太傅,我大秦子民的老師,若老秦人都如洛言所言的這般,秦國焉能不強大!
很快,朝會便是開始了。
伴隨著編鐘的敲響,眾人站好隊伍,有條不紊的踏入了大殿之內,隨著眾人入殿,嬴政也是一身黑色王服緩緩走入大殿之內,跪坐在了王座上。
隨后便是例行朝會,各方瑣事一一道來,說的洛言有點犯困。
許久之后,才道洛言這邊的事情。
嬴政目光看向了洛言,略帶幾分隨和的笑意,輕聲道:“櫟陽侯出使燕國,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堪輿之地,此番當記首功!”
“臣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