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甲戰士消失之后,張英落在地上。而此時青巖石人也看到了剛剛那一幕。其中一個青巖石人說道:“我們族中的神也是這樣走的。”
張英問道:“是怎么回事”
這青巖石人說道:“當年我還小,有一天天空出現一個金甲巨人,這巨人對著族中的神說了什么,神就跟著他走了。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很多強壯的族人。”
“沒有神在,我們只能分開居住,不然連自己都養不活。”
聽這青巖石人的解釋,張英才明白過來。青巖石人屬于一種異人,曾經是某個金丹或者金丹期以上大能的附庸種族。
這個大修平常會負責青巖石人的食物,青巖石人就幫大修干活。這種模式在這個時代非常流行,就拿張英知道的豢龍氏而言,龍族其實就是豢龍氏的附庸種族,甚至在東海中很多異人都是豢龍氏的附庸種族。
在金丹以上大修給帶走上界之后,異人們的生存逐漸困難,最終在下界滅絕了不少。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青巖石人也會在下界滅絕。因為張英在后世都沒有聽說過這個種族。
這個時代,正是改天換地的時代,上層修士被抽走,下層修士放任自流,很多由上層修士決定的規矩不再適用,而是逐漸衍生出新的規矩。
青巖石人說完這些話,對著張英再次拜了拜。然后才去干活。現在張英才知道,為什么這些青巖石人如此‘迷信’,這是因為沒有高級修士養他們,他們是真的活不下去。
在這段時間,青巖石人的伙食全部由張英負責的。張英在乾坤空間內的蓮塘可以產出大量的蓮藕和魚,靠著這些食物,才將這二十余個青巖石人給養活。每一個青巖石人都是一個移動的飯桶。
時間慢慢過去,二十多個強壯的青巖石人比得上數百精壯的勞動力,兩三個月的功夫,將山谷都挖深幾丈,終于張英是收集夠了足夠的土屬性靈材。
可喜可賀的是,這些青巖石人也陸陸續續的晉升練氣一層,成為正式的修士。他們吸納土氣的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對功法的領悟不深,轉化法力的效率極低。所以兩三個月才能晉升練氣一層。不然在這山脈如此充沛的土氣,和他們如此好的土氣親和力,應該早就晉升練氣一層。
收集夠了足夠的靈材,二十多個青巖石人扛起凝練好的靈材,唱著不著調的歌再次回到飛石身邊。
又花了幾天,眾人回到飛石下,張英就著手開始布置五行池中的土池。其他的青巖石人也恢復到了平常的狀態,打獵、修行、聽課和練習法術。打獵是因為吃蓮藕吃膩了,總需要換換口味的。
又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張英修復成功五行池土池,在這期間,張英用悟道紋參悟了一次五行池的制造方法,對五行池的修復更有把握。
土池修復完成之后,飛石終于可以開始積蓄土氣,等到土氣積累到一定程度。飛石又重新懸浮起來,再次成為一塊會飛的飛石。
青巖石人也搬遷到了飛石上面,雖然上下飛石有些麻煩,畢竟他們還不會飛,但是他們遲早是要熟悉飛石上的生活的。
青巖石人在地上砍伐很多粗大的樹木,將樹木運到飛石上搭建起建筑,飛石觀的雛形又逐漸搭建起來。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土氣積攢的比較慢。在五行池都有的時候,五個池子其實組成了一個大陣,這不僅僅方便能量的流動,還讓池子積蓄五行之氣的速度大增,雖然每個池子都只能積累自己的氣,但是這進口可是五個,相當于五倍的吸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