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頓了頓,繼續說:“你需要做的,就是引動天風,然后讓地下水脈達到各處就行。”
小蓮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以前打理小范圍的植物她很擅長,但是對于這方圓萬里的地界,她的經驗是不適用的,還需要靠地界的力量才行。
不遠處,一個渾身冒著黑光的和尚正在看著她們兩人。這和尚臉上無悲無息,身體內正不斷的產生一些黑氣。這些黑氣不是死氣,而是一種情緒之氣。這種情緒之氣又很奇怪,仿佛對生命的漠視,但是又有對生命的渴望。
在是一種異常矛盾的情緒之氣。
他看了看小蓮,忽然從懷中取出一個水壺喝了起來。水壺中浸泡的是飛鹿草,就是那種浸泡之后就能讓人悟道的茶水。
這是小蓮送給他的茶葉,她現在已經養了十數只飛鹿,久不久就能得到一兩片飛鹿草葉子,這些東西對張英無用,因為他已經有了悟道紋,雙方并不能加成。
而小蓮也是那種呆萌的,思想不復雜的妖精。這種妖精吃下悟道茶效果也不大。于是乎,小蓮就將這些悟道茶給了權龍和尚,希望他能悟出一些道理,不要每天都這樣難過。
經過這么多天的領悟,權龍心中倒是有了很多想法。佛門都是吸收人氣修行,但是沉溺于自己修行的人氣中必然會瘋魔。
如果這些情緒都是自己引發的呢?世人恨我、愛我、怨我、氣我、癡迷于我。我得到世人的愛、恨、怨、憎、癡。
這些本來就是人生在世,必要會感悟到的情緒,我為何要摒棄它?利用它而又摒棄它,這是什么行為?
事出必有因,愛恨不會無源頭。如果我當這個源頭,世人都該為我所用!
這就是他這些天悟出來的道理。他的感悟和多情有些相似,但是又超脫出多情的范圍。
多情是以身入情,而又情不沾身。是以太上忘情。
而權龍想到的是,自己成為世人的情緒之源。他可以是眾人的明月光,也可以是眾人的心中恨,所有的情緒從他處來,也從他處去。
我既是魔,也是佛。
他的目光看向小蓮,輕輕走到小蓮的身邊,他對她躬了躬身,然后說到:“我要走了。”
小蓮奇怪的看著他,說:“你要走就走唄,和我說干嘛?不過少爺會同意你走嗎?”
她口中的少爺就是張英。
權龍淡淡的一笑,說:“他會同意我走的,他巴不得我走。”他頓了頓,看著小蓮說:“一切緣法,皆有緣由。是你與我新生,此去經年,不知何時才會再見,告知你一聲是應當的。”
小蓮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權龍笑笑,轉身跨步離去,一步之間就消失在小蓮的視線中。
小蓮對身邊的龍箏說:“他這是什么意思?”
龍箏厭惡的看了權龍背影一眼,說:“不要理他,和尚都是壞人。”她這輩子都不可能對佛門有好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