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論背后原因,玉微確實是修道上最佳的人才。
都能修到神仙位業,豈會差勁?
這是貨真價實的“神仙之姿”!
這種資質,讓道人心動,覺得此子恐怖如斯,必須要收入仙道才行。
否則如此驚才絕艷之人,在百年厚化作黃土,豈不可惜?
不如經他引導,成為一位修道人,百年后或許又增一位道友,甚至成長到能幫襯自身道途。
修道前人提攜后人,后人成為道人,反過來與前人同行,眾人前后相攜,一齊開拓道途,方是修道門派存在本意。
道人有意提攜玉微,便道:
“小友的資質,若修仙道,必有大成就。”
“我觀此界武道,雖有可取之處,但修至巔峰也不過數百之壽,還有不少隱患。”
“若修我仙道,則可享長生,有千般大道,萬般神通,可移山填海,捉星拿月。”
道人說這話的時候,有一股神念照入玉微心底,衍化一片宏偉圖景。
玉微認出是神念灌注信息,沒有危害心智的力量,便任由其作用。
很快,就有無數畫面在他腦中浮現。
在那畫面中,有凡人服氣修行,筑成道基,煉就法印,金丹九轉而成道,于是呼風喚雨,飛天遁地。
在那圖景中,仙人朝游北海暮棲息梧,天地兩端來去如意,坐觀滄海滄田,笑看凡間王朝更替。
更有運轉五行,點石成金,枯木逢春,撒豆成兵,剪紙為月,火里種金蓮,種種玄妙術法層出不窮。
這些畫面在玉微的心里變化,隱約有一股跌宕起伏的情感要醞釀,讓人由衷升起修道之念。
那是無數的凡人,受困生死,束手于無力,因此向往長生,向往神通,自然而生的情緒。
是凡物渴望蛻變到更高層次的本能。
但這些澎湃的情緒,卻絲毫不影響玉微的念頭。
仙人的真我淡淡看著這些畫面,心中不知在思考什么。
神念印入心中的畫面緩緩消散,道人的面龐重現,他十分溫和的道:
“可愿入我諸天修道?”
玉微看著那雙星辰般的眸子,陷入沉默。
他能感覺到道人言語中的善意。
那是真正在進行傳道傳法。
這讓玉微真正開始思考,是否要同意去那個“諸天”。
良久,他才輕輕開口:
“仙人展示的仙道,遙自然也是贊嘆不已,心生向往。”
“若以心論,遙愿意修行仙道。”
但玉微又是一頓,轉而言道:
“然而,遙家中仍有父母,有生養之恩未報,無法拋棄父母而去。”
這句話,是玉微的一個理由。
他確實不會丟下父母,自己去“諸天”,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想在力量低微時去那等不知底細的天地。
玉微也明白,根據道人的言論,“諸天”或許是有靈氣之地,能讓人繼續修行仙道。
可是玉微的天機感應告訴他,此時不是去往諸天的時候。
即使沒有這股感應,他也隱約猜測出天庭已然不存,諸天是一個新的勢力。
那這樣的勢力,對他這種“太易紀”的古老神仙,態度不知會如何。
先行前往,暗藏身分,危險也太大。
即使去諸天可以修行仙道,也不值得立刻冒險。
這名金丹境界的道人看不出他的身分,難保“諸天”沒有什么大能可以看出。
他可沒忘記,這名道人背后,站著能讓其跨越宇宙的勢力。
這種跨越宇宙的力量,連曾經的天庭都沒有,難說諸天的仙道發展至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