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內城的宮闕,一向都華麗無比。
隨便一座,都占地廣大,由底層不斷向上堆疊。
只看局部,會以為是上有重檐廡殿頂,正脊居中,垂脊彎向四方,屋檐方正,下有玉柱支撐的神州精致風貌。
但整體往下掃視,就會發現結構是一層一層,下層面積更大,直至底層,彷佛金字塔。
這是因為過往的年代,武者建造高大的建筑,從不管什么建筑學,都以蠻力堆砌。
沒有什么承重分配、結構設計,單純以非人大力搬運土石。
這樣的狀況下,要蓋出巍峨宮闕,高入云天,就只能不斷加固地基,增加下方的承重,攝來更多土石增重增寬。
數十丈的高大宮闕,最初都是運用無數武者力量硬生生建起來的,其材料可謂把山都挖空,把地形都扭轉,是用上萬凡人都極難達成的方式建造。
上方精致的屋檐梁柱、雕龍畫鳳、鑲金華塔,反倒是后來建筑工藝發達了,世家再請工匠來雕刻建造。
可以說是外新內舊,才造成這種奇特的樣式。
像一座金字塔,外面套了神州廡殿正宮的外皮。
這也說明了,世家所居宮闕的古老,比起白墻、天福城都更加古早。
世代變遷,再無諸侯,宗門興起,武府建立,但這一座座宮闕依然健在。
它們依舊是那金字塔的模樣,只是加上了華麗無比的外表。
漫長的時光,宮闕表面上適應時代,改變了樣貌,增添更精致華美的裝修,但本質依然不變,是那以武者之力強自塑造的古老建筑。
而它的執掌者,也歷經數千年不變,依然居住在此。
天福城,左家。
宮闕的閣樓上,有一名青年站在頂層,俯視內城。
青年面容俊美,身姿挺拔,穿著一身絲綢華服,腰間系著玉珮,纏著金帶,渾身肌膚卻比那玉更白。
他站在頂層,俯視內城良久,才低頭一嘆:
“唉,世家衰微啊。”
內城“小小”的空間,讓他直搖頭。
青年一邊嘆息,一邊把手上一顆顆血色小石撒下。
那血色小石,都是名貴的血藥,能讓不少武者修煉鍛筋,如今卻被青年一灑,全數落入面前的池水。
青年的身前,竟然是一座廣大的水池,有山石造景,有一個人造小瀑布,不斷涌出活水,就這樣建在閣樓頂層。
這個空中水池內,一頭頭渾身晶瑩,散發絢麗熒光的大魚爭相涌上,吞食青年投下的血藥小石。
青年看著滿池大魚,搖頭道:
“真羨慕你們這群鱘華魚,無憂無慮,只需散發美麗光芒,就能得到供養。”
那大魚當然聽不懂青年的話,只是吞下血藥,身上的熒光閃了閃,看著炫目無比。
青年對著大魚們笑了一聲:
“這光華倒是好看,也不枉我為了養活你們,花了這么大功夫。”
這群大魚,名為鱘華魚,是一種從地底水脈中發現的魚類。
他們活在地底,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發光外表,能綻放熒光,光芒美麗,很受世家弟子喜愛。
但這魚生活在極為純凈的水質中,等閑池水無法養活。
為了供養這一池鱘華魚,青年引了旁邊水瀑的一道水流,將純凈水源源不絕的注入其中。
這些純潔水來自內城的中央,有一個名為“三元水渠”的建物,會利用獨特的手法,從天福城下汲取地下水脈。
天福城位在“天江”以南,地表大多只有天江的小支流,很難負荷天福城百萬人民的生活。
所以有武道強者轟擊大地,深挖地底,引出地下水脈,在以機關器械抽取過濾,轉換清澈用水。
現在,則有一大片用水,被青年引來養魚。
這對他而言,也算物盡其用,讓他閑暇時能欣賞到鱘華魚漂亮的光華,陶冶性情。
一邊喂食,青年又再次望下內城,對著數十里的狹小空間再次一嘆:
“這內城,便似牢籠啊,是東煌予我的束縛。”
青年雙眼低垂,在心中道:
“遙想當年,左氏何其昌盛,“白城”之外八百里,盡是族中封地,”
“世代君侯,百萬之民朝貢,在華州諸侯中也是顯赫無比。”
“當年左氏治下九城二十四鎮,現今掌握在手里的還不足十鎮,便是這“白城”也變成天福城,落到東煌官府掌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