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宇宙中,億萬繁星閃爍。
在那黑色背景中,無窮無盡的星點就像水滴,渺小卻明亮。
在夜空中,它們一閃一閃,就像在眨眼,散發微弱的光芒,令宇宙沾染一點色彩,不是純粹的漆黑。
每一微小的星點,都是一顆龐大的恒星,牽扯眾多行星衛星,點亮虛空。
無數群星匯聚,再形成星系,一個個星盤星河散落在宇宙,像無數沙塵堆積的城堡,絢麗到極致,也浩瀚到極致。
而在某個星系,上千億閃亮星點中,有一道星光開始黯淡。
一道黑色的風,吞盡大日的光芒,掃過恒星光輝籠罩的范圍。
氣態行星上,無窮氣體掀起的風暴,足以化作連綿上萬公里的氣旋,龐大到能放下整個巖石星球,能持續上百上千年,堪稱自然偉力塑造的天威,常人難以想像的颶風。
但在這道黑色旋風前,能在氣態行星上造成大斑點的風暴,也不過是小風車。
旋風吹動了虛空,一次吹撫,就跨越上億公里,貫穿恒星到外圍星體的距離。
它來往幾個天體與大日,環繞成一個圓,卷成浩瀚的臺風。
這個臺風劇烈膨脹,遮住了離大日最近的第一顆行星、第二顆行星?,最后完全遮住武道世界。
它在虛空瘋狂回轉,長長的黑色風尾,甚至掃到最邊緣的寒冰巨星。
整個行星系的光芒被颶風吞噬,再也無法向星系外傳遞光輝。
一切光芒與行星,都被封鎖在巨大臺風的“風眼”深處。
無窮呼嘯的狂風,遮蓋了整個行星系,屏蔽了中央大日的光芒。
可以說這個行星系,在整個星系中失蹤了、隱形了。
在宇宙其他觀測者眼里,或許能在幾十萬年后,看見又一顆“恒星”熄滅了。
一個恒星的消失,在行星系中或許是星辰毀滅的恐怖災禍,但放到恒星系、放到十幾萬光年的尺度,卻毫不起眼。
一個星系有上千億、乃至上萬億的恒星,其中恒星的消逝,也只是一件“小事”。
每一次眨眼,都有無數恒星在熄滅,化為超新星爆炸、中子星、黑洞或白矮星,也有無數恒星從星云塵埃中點燃,綻放初生的光芒。
區區一顆恒星的消失,并不奇特。
但對某些“監視者”而言,卻如同白紙上滴落的黑墨,顯眼無比。
距離“武道世界”無數光年,甚至遠離該星系的另一個星群,有“什么”察覺到武道世界的“失蹤”。
宇宙的另一端,位于武道世界同一個超星系團,不同星系群中,有一個蛋狀的星系。
無窮大日構成了橢圓形的巨大星系,億億萬萬行星系互相環繞,又在某種更龐大力量統合下和諧運轉。
在這蛋狀星系的邊緣,有一個奇怪的行星系。
這個行星系,居然有三個恒星。
三個質量百萬倍于行星的龐大天體,擠在相對狹小的空間中,卻沒有互相吸引、碰撞、毀滅,反而剛好維持均衡,穩定無比的轉動。
它們各有運轉軌跡,又在引力影響下,互相環繞,就像三顆彈珠永不停歇的彼此繞行。
三顆恒星釋放無窮光芒,將整個虛空照的透徹,無窮光輝令整個星系都明亮至極。
三顆恒星的星系,已經非常稀有,但更令人驚訝的,是星系的中央。
這個行星系正中央,并非恒星,而是一個型龐大透明的“星體”。
星體似乎比氣體行星更大,直徑是武道世界的數十倍,表面像某種膠質,又像反光的玻璃。
這古怪星體處在三顆恒星中央,成為整個星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