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人來講,有天有地,有日有月,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直到視野開闊、理論加深,人們才發現,星辰大地不一定會有天空,大日之外也不一定有月亮,甚至大部分星球沒捕捉到衛星才是正常。
伊舍世界,卻屬于有衛星的星球。
這顆漆黑的星辰,體型龐大無比,光是大小就足夠與氣態巨星相提并論,質量更遠遠勝出。
正常來說,它的巨大引力捕捉到大量衛星都是合情合理。
如神州的歲星,作為氣態巨星便有近八十顆衛星,其中甚至有四顆直徑超過三千公里,最大的那顆直徑五千公里。
但與歲星相比,伊舍世界的衛星很少。
別說七八十顆衛星,連點隕石塵埃都沒有。
它的外界非常的空曠,僅有三輪銀月徐徐轉動。
三輪直徑一萬公里,大到夸張的“月”。
對伊舍人來講,昏黃白晝落幕后,會陷入一片漆黑。
在天地同黯的黑夜,光源只有三輪月亮。
其一為永遠的滿月“賽勒涅”,最明亮的圓月。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其二為有缺的弦月“阿爾特彌斯”,最柔和的半月。
其三為黯淡的殘月“赫卡忒”,最朦朧的彎月。
三月以三位女神為名,在黑夜中指引眾生。
三輪月亮永遠對著大地,照射六億平方公里的歐羅巴大陸,輪流照射一片區域,造成月相的變化,永遠有一月照耀黑夜。
對大部分伊舍世界人來講,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從玉微的角度,他能斷言道:
“很明顯,月亮又是人造的。”
首先,這三輪月亮太大了,已經是地星那等大小,和伊舍大地又距離如此近,早該墜落下來或自己轉飛出去,而不是恰好保持四十萬公里距離。
再者,是根據三輪月亮的名字判斷,對應提坦神群三位執掌月之權柄的主神,都是位比天仙的存在,能冠上其名的事物如何簡單?
最后,則是一種對月亮不可言說的經驗與感應。
包含他重生的武道世界,以及第一個天試世界,都與前古神群或異文明相關。
這樣的狀況下,星球只要長得像地星,或者月亮長得像月星,那都是頂級可疑的。
若非玉微行事并不張揚,不喜動不動摧星毀月,他可能每到一個世界都先把月亮轟了。
所以,當天上銀月震蕩著,如同一個巨大鏡子,從天頂射下一道激光,玉微是毫不意外的。
白金巨神的天人感應,讓它在激光發射前便抬頭,看向月亮。
以它的目力,輕易察覺頭頂的一輪銀月發生變動。
在它的表面,沒有任何沙塵巖石,也沒有隕石坑,自然也沒有能拿來種田的土壤,只有鏡面一樣光滑的金屬結構。
這是一顆完全的人造星體!
一尊球體形狀,一萬公里大小的“機神”阿爾特彌斯!
這樣龐大的存在,已等同玉微認知中的泰坦,比起當前的白金巨神更龐大!
那等體型讓人很難想像,要有何等技術才能用黃金物質塑造一顆、乃至三顆直徑一萬公里的人造星辰?
此刻整個月面表層,那連綿的光滑金屬都在起伏,浮現大片機械管線結構。
月亮面向伊舍世界的一片,整整兩億多平方公里的面積,都發出光芒。
然后,整個月光向下垂落!
不是一兩道,而是整個月亮的光輝筆直落下。
月光變成值經一萬公里的激光,以光速轟向巨神!
四十萬公里的距離只花一秒便被越過。
當然,這對他人是有無法察覺的瞬間秒殺,對有仙人真我的玉微則保有反應時間。
玉微思索一瞬,并未選擇躲開,而是撐起無邊以太光芒,一樣形成一萬多公里的遮天光幕,狠狠撞擊上去。
這瞬間,宇宙中只存在兩道光芒,一道銀月月光至上而下,貫穿四十萬公里,遮蔽群星。
另一道自下而上,綻放白金輝光。
兩道光芒碰撞,無邊光芒如潮水交擊,直接在天際掀起一個
這讓玉微目光一閃,若有所思:“這輪月亮也帶著“真化”的力量,加上這等體型,莫非是真正的泰坦?”
白金巨神不由露出笑容:“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