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另一邊的一位騎龜仙師,語氣沉著。
“完好無損。”
這位仙師身高與青牛大仙師一般無二,坐在半米磨盤大小的仙龜之上,有些小巧。
“那他們怎么進來的?”
“誰去查查?”
龍府山大仙師完全轉身,面向前來督戰的全部仙師問到。
“我去吧。”
一位身旁跟著七彩靈鹿的女性仙師越眾而出。
清雅的潘達面容,紫色的宮裝仙服。
確是位妙麗的仙師。
“行,有勞靈蘊了。”
龍府山大仙師作揖,沒有二話,便認可了靈蘊仙師前去探查大漩渦的職務。
“青牛,我那一脈,你幫著照看。”
靈蘊仙師接下任務,也不多言,只是囑托了青牛大仙師,照看自己一脈的弟子。
“嗯。”
青牛大仙師嗯了一聲,瞇著眼睛。
“有何問題,隨時來報。”
龍府山大仙師斜眼瞥了一下剛才的插曲,心中隱隱不悅,卻并不發作。
“是!”
靈蘊仙師領著七彩靈鹿回身出了觀魔臺。
剛離開觀魔臺,便翻身上鹿,踩著祥云,朝著大漩渦的方向而去。
潘達仙島,十二仙師,三大仙師。
總計十五位武圣以上仙武戰力。
其中大仙師有龍府山大仙師、青牛大仙師,以及仙鶴大仙師。
十二位仙師,分別為:
祥意仙山,龍府仙山,紫臺仙山。
盈月仙山,五羊仙山,蓬萊仙山。
云侯仙山,劍官仙山,卦易仙山。
啼鳴仙山,鑄靈仙山,祖蘊仙山。
十二座仙山,分別位于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以及中部仙島十個方位。
其中,云侯,劍官,是從龍府仙山劃分出去的。
因而與龍府山極近。
當代云侯就是仙鶴大仙師,當代劍官就是青牛大仙師。
兩人是第三代大仙師,此前的祖脈,便是傳說中仙子永鎮魔窟的故事中人。
原先是潘達仙島是沒有那么多大仙師的。
在仙子的時代,整個仙島只有一位大仙師。
那就是龍府山大仙師。
后來在魔窟的剿滅戰中,先后有兩代仙師都死于剿魔。
直到第三代,橫空出世了兩位絕代芳華的大仙師。
潘達人講究輩分,也考究門閥派第。
若非云侯和劍官出了兩位大仙師,這兩座仙山,是不會沖龍府山分出去的。
即使是分了出去,再立門派。
可為表尊崇,青牛和仙鶴兩位,時常都會駐留在龍府山半山腰開辟的道廟。
所謂,青牛半山仙鶴隨,云臺巨頭臨俯視。
調侃的就是后進的大仙師,被舊日的大仙師俯瞰的情形。
這實則是非常不尊重,也會引起矛盾的。
可潘達仙島并沒有禁言的慣例,童謠唱起,人們也就聽著,眾人也就看著。
被唱的三位大仙師中,最在意的就是龍府山大仙師。
他很看重名望和尊卑。
如此歌謠傳出,每每便會讓他思量,是否另外兩位大仙師要借此歌謠,諷刺于他。
訴說不公,有意逆亂。
雖他心里忌憚,可青牛和仙鶴兩人并無異樣。
這種忌憚,也就一直留在心里,沒有發作。
此時看著祥意仙山的靈蘊仙師,與青牛大仙師如此熟絡,龍府山大仙師心中的忌憚,更加的濃郁了兩分。
歷來祥意仙山都因為出現過初代潘達仙師的歷史,排序在所有仙山之前。
潘達仙島由龍府山統領的時間,還要在大仙師出現的時間之后。
那已是千年前,比之萬年歷史的潘達仙島而言,還算嶄新。
如此一個地位尊崇的仙山,自然其內出來的仙師,都會平白被人更尊敬數分。
原本龍府山大仙師就極其忌憚青牛大仙師,如今眼看青牛跟靈蘊走得近,那種忌憚更是加深了幾分。
劍官仙山本新分,若是與歷史最悠久的祥意仙山連成一體。
那,怕是…
即刻便可以挑戰龍府山大仙師之位了!
如此思緒亂想。
待到龍府山大仙師,回頭再看向倒懸天鏡的時候,心思早已不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