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盤纏和堪輿圖,眾位只要順著這條線路走。就能到達青牛武脈的所在地,龍府山。”
或許有考慮到羅姆尼等人的去留問題,龍海關在離去時,實時吩咐自己的大總管,給羅姆尼等人一人一份通關文書,另外還備有堪輿圖和潘達仙島使用的貨幣靈石。
看著春夏秋冬接過管家遞來的通關文書和盤纏、堪輿圖,羅姆尼有些沒太回過神來。
“我且問下,龍海關城主,真的就自辭了?”
這才幾分鐘?剛才還是城主的龍海關,現在就不是了。
還在憤怒的要討回公道的潘達們,卻已經在哭泣?這場沖突,最后竟然讓雙方都受了傷害,卻也沒有一個好的結果。
“家主的事情,我不會過問。”
“眾位也無需多慮,只需自擇去留便是。”
管家顯然想要公事公辦,并不愿意多說。
也是,剛剛出現一場悲劇,不管事情如何進展,此時都不是閑聊的好時候。
“好的,謝謝了。”
羅姆尼聽到管家如此話語,也便不多打探。點頭致謝后,便任由管家離開。
“我們現在去哪?”
一行幾人并沒有多少行囊,因此若要離開,簡單回城主府收拾,就可離開。
若是繼續居住,亦無不可,但看現在城內潘心惶惶,城主府人去府空,明眼人見了,也知道此處不是久留之地。
“既然沒有辦法阻止悲劇的發生,那我們就離開吧。”
幾乎不需要思考,羅姆尼很快的就有了決斷。他們沒有辦法去處理只有潘達們才能處理的事情,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離開這個他們見證過悲劇的地方。
很快,眾人在潘達們失神的時候,飛進了城主府,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便即啟程前往龍府山,也就是位于潘達仙島最核心地帶的龍脈所在。
要從天門鎮,一路走到龍府山的話,就需要經過天門關之后的東部平原。
東部平原上有八條河流,自西向東流,由天門山一路流淌,直到東亭湖。東亭湖是潘達仙島內最大的湖泊,其水清澈,其內盛產仙島魚蝦蟹。
在東亭湖以北八百里,就是龍府山。因龍府山海拔高約九千米,能夠俯瞰整個潘達仙島。所以四面八方的河流,多數都從龍府山而下。唯獨東亭湖的源流,來自于天門山的八水。
傳說,東亭湖下是一個地下世界。
那里是黃泉所在,仙島地府。
黃泉地府,時有污穢之地透出的穢氣侵擾,莫名會滋生惡鬼妖魔。
因而,那里也是潘達們除開污穢之地外,常年派兵剿魔的地方。
有詩歌云:
污穢逆流至黃泉,潘達仙島兩界纏。
深淵由來地府生,惡鬼妖魔作祟城。
軍民金甲繞勝義,無回進軍不懼死。
此乃我輩忠義勇,此去不愿家國父。
詩句簡意,便是此生入黃泉,征戰兩界時,無悔無回亦無怨,潘達生來當承擔。
黃泉地府,歷來便是潘達仙島練兵之地。
許多能夠派往污穢之地的金甲潘達、仙武軍、乃至于山中人,出戰前數十年,多多少少都征戰過黃泉地府。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若說黃泉地府,是污穢之地的縮影,亦無不可。畢竟那里的惡鬼妖魔,皆是因污穢之地的穢氣上涌所衍生。
拋開潘達仙島之下的地府,潘達風水易數曾有過對堪輿地形的全解。
其中說到,西邊天門山而下的水流,到了東亭湖沉寂,最后就會流入黃泉,再從天門山頂而出,反復循環,無休無止。
如同一個西邊邊陲的河山內循環,登天門、天門關、天門山、天門鎮、八水,以及東部平原和東亭湖,共同組成了潘達仙島以西的省府。
東亭府,就是這個省府的統稱。
省府之下,又分東西南北四個縣府。
分別為:山關縣、平原縣、東亭縣、以及云夢縣。
四個縣府分別位于東亭府的東西南北。
山關在西,平原居南,東亭處北,云夢為東。
從山關縣而出,走入平原縣,路過云夢縣之后,就是龍府山所在的龍府。
如今羅姆尼等人才從天門鎮離開,正自拿著堪輿圖,選擇著即將要踏上的潘達仙島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