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盛言簡意賅地拋出答案,這才娓娓道出答案背后的思量來:
“陛下知道,明宗和先帝兩朝,土奚律與大宸有過兩次較大規模的戰事,且兩次戰事土奚律均告敗北。而今那覬覦我大宸的老可汗已死,新上位的摩多可汗只是個毛頭小子不能服眾,無人肯為他賣命。兼之兩次慘敗之后,土奚律有戰力的部落多數凋零,族中長老畏戰者眾多,這幾年來,摩多可汗只顧安撫舊部、扶植民生尚且不能如愿,更無余力東顧大宸了。”
源錚點點頭,先帝在位時的輝煌一戰正是他和承曄的父親聯手創造的,當年與土奚律對戰前線的每一此對抗攻防,他和承曄都纏著承暄兄長一一講解,至今仍然爛熟于心。
“作為常年爭奪草場和馬匹的兩個北方部族,突倫和土奚律可以說是世仇。那此番土奚律為何與突倫沆瀣一氣、販馬求財呢?原因也在于平叛獲勝之后,以期土奚律殘余諸部更加衰落無暇他顧,先帝關閉了邊疆互市。土奚律境內以草場居多,可蓄良馬,但砂石多的土地無法大量種植糧食,每到冬季族人就要挨餓。”
往年土奚律的糧食全憑從大宸互市中獲取,其多年狼顧大宸土地也是為了掠奪可以耕種糧食的土地。先帝這招乘人之危關閉互市本也是平叛凱旋之后的當行之策,只是時過境遷,逼得土奚律為求生存與世仇突倫聯手了。
文九盛答疑解惑完畢,向著源錚雙手向上一翻,狡黠地瞪了瞪眼睛,看到對方會心一笑,才覺得心里輕松了些。
源錚見文九盛長身玉立之下,衣袂帶著頜下白須飄然欲動,像畫中所繪常居山中的隱逸之士,為自己能得如此衷心提點而感激不已。
如此想著,身上的元氣便恢復了些,面上也微微露出了孩子氣的喜色,他已經知道所有的答案了。
“是了,如果能從大宸這里獲取足夠的糧食,土奚律便無甚必要輾轉從突倫拿到財物,再從大宸的私販手中換取高價卻劣質的糧食了——畢竟,突倫人也不擅耕種,也沒有多余的糧食。”
“臣此來也為請命出使土奚律。”
林世蕃自皇帝神情中知他已窺知事情的整個答案,因此只簡單補了一句。
明宗皇帝曾將一旁支宗室女冊封為義成公主,遠嫁土奚律和親。
她曾是當今摩多可汗的繼母,草原部落有父死子承的傳統,而今的義成公主已成為摩多可汗的正妻,帶著自己的兒子、摩多可汗的幼弟在土奚律茍且過活。
如果作為其母國的大宸此時與土奚律互市,支持摩多可汗轄制各部族,背靠強大的母國,義成公主母子的生活便會更有保障。這件事可能有新晉朝臣不知,但作為蒞王之子、對土奚律作戰統帥之子,又是承暄和承曄密友的源錚一定是知曉的。
“朕替大宸子民、替天上的先帝、父親謝過二位長輩,有你們操勞國事,是朕的福氣。”
源錚攏手向下首拱了拱,唬得文、林二人忙不迭下跪,叩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