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大朝會上,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正再次彈劾北司衙指揮使趙思齊貪賄、瀆職、徇私枉法等十大罪狀,希望皇帝將已經告老回鄉的趙思齊治罪,以整肅朝綱。
周正當庭陳詞,慷慨激憤,涕泗橫流,最后更是說出“法紀不明不惜死諫”的狂言,感其情狀,多名官員出列跪地附議。
誰知金殿中高高在上的少年天子在眾臣哭訴請奏之時紋絲未動看不出情緒,之后只是不輕不重地說了一句:
“周老大人辛苦了!”
在百官愕然之下宣布退朝,在護衛儀仗擁促之下離去。
散朝的路上,官員們三三兩兩結隊而行,口里的議論聲也是或高或低。
“周老大人傲骨錚錚,吾輩為官當如是。”
幾個年輕官員揮著拳頭,長袖舞動間,一派揮斥方遒的書生意氣。
有些年老的官員路過他們身畔時微微側目,避著人群低聲絮絮。
“這周正最會鼓動人心啊,瞧瞧這些年輕人!”
“周老爺子恐怕是無心的,他自來克己奉公,遇到什么不平之事,都會不惜此身一查到底的。”
“皇上剛登基那會兒,朝廷亂哄哄的,要是周大人在也能幫皇上分憂不是?可惜那時不湊巧他病了。”
林世蕃在朝臣散去之后才起身,望著仍然倔強跪在殿上的黑瘦老頭,幾個官員圍在他身邊勸他起身,老頭巍然不動充耳不聞。
默默靜立片刻,林世蕃轉身走出皇極殿。
林家的管事此時在宮門外,懶洋洋地靠著馬車與身旁伙計閑侃,瞥見自家老爺出了宮門面上有些意外,急忙帶人迎上去,扶著林世蕃上了馬車。
大管事在林家很受老爺器重,不比常人,但他仍然坐在馬車前低聲道歉。
“沒想到老爺這么快就出來了。”
原本林世蕃交代,朝會結束后他要單獨請奏皇帝,希望皇帝能允準將宜秋送回西南路軍中去。
不過皇帝不允準也沒關系,他有辦法讓皇帝不得不允準。
林世蕃話中仿佛帶著幾分笑意:“也是不巧,周正要見皇上,我之后再找機會。”
大管事果然也笑了,周正啊。
這位老爺子要想說服皇帝做點什么,那是會以命相爭的,朝廷上下都知道。
“難怪,小人候在這里,聽到散朝下來的大人們十個里八個都在談周正彈劾趙思齊的事。”大管事道。
北司衙本是獨立聽命于皇帝的,其重要的使命之一便是暗查謀反謀逆,且行事獨立于鳳閣和六部,與朝中文武眾官本就聯系不多。
前番趙思齊已經自請致仕退出朝堂,今日周正此舉不過是痛打落水狗,官員附議得罪人的風險極小,反而有助于博得直諫的美名。
這些東西都是大家樂見也是樂于討論的,看人倒霉,羨人揚名,都算是樂事。
馬車內林世蕃不再說話,打了個哈欠,大管事示意車夫將車速放緩減少顛簸,便于老爺在車內歇息。
大管事自己在車前跳下,接過小廝手里的馬騎上去,與馬車隨行。
只在此時車內的林世蕃低低說了句什么,像是囈語,車夫扭頭看看大管事,見他對自己搖搖頭,便不再理會,只專心趕車。
大管事垂目,他聽到了,老爺方才說,“周正有些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