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云云已經確定五皇子就是夢中小劇場的主角。
隨著多次觀察,她得出一個結論,每當君臨熙要發表長篇大論迷惑人的時候,就會習慣性地以“最好不過”結尾。
這一點,熟悉他的兩位哥哥也是知道的。
聽完他的慷慨陳辭,君臨恩不為所動,視線卻還是從棋盤移到君臨熙光潔白嫩的臉上。
“你又在打什么主意?”
“嘿嘿,辦女學百利而無一害,但朝堂上也不是人人都有臣弟這般高瞻遠矚的目光,兩位兄長也看到了,這段時間沒有你們,我這小胳膊小腿小身板在朝會上哪撐得住啊,你們怎么就忍心看著弟弟被那群老匹夫搓圓揉扁呢?”
對哦,前頭他逛青樓被發現,皇后準備找個皇妃來管住他,順帶著幾個皇子都被牽連著要準備選皇妃了。
事后兩位哥哥似乎把君臨熙揍了一通,并表示不會再配合他鬧事。
君臨蕭不顧太子儀態,眼球很是不雅地向上翻起,露出大半眼白。
“五皇子能言善辯,我瞧著朝堂上很快就無人是你敵手,誰有本事揉搓你。”
能言善辯的五皇子像是沒聽懂這話里數落的意味,在腦海里過濾一遍,認真念叨出一串名單。
“敵手多著呢!御史臺從日常作息到衣著品味輪番彈劾我,這群缺乏欣賞眼光的家伙,沒有一人是無辜的;
工部侍郎不支持我,分明是和藏書閣的人有沖突后公報私仇;
戶部老尚書人看著不錯,但也頑固不化,只知數錢不懂生錢;
翰林院掌院學士居然罵我無知小兒,吼,那神情和老太傅如出一轍!”
……
君臨熙沒有再發言,被暴打之后終于解開兩位哥哥的心扉,得到他們的認同和支持。
木云云將要夢醒時,只想說,打得好。
醒來后她沒有立馬去找阿水等人,而是窩在家里認真地準備起草一份《通過讀書改變地主家傻兒子》的計劃書。
根據五皇子透露出的信息,這個國家經過休養生息,百姓已經逐步踏上小康道路,接下來不出意外的話會重點關注教育。
而且在這個時代,也沒有比讀書更好的出路了。
然則,她的計劃書才寫了個標題就被娟娘喊去縫補衣服兼學針線。
經過一天非人的折磨,木云云迫不及待地睡去,蹲一個女學事件的結局。
她要去讀書,繡花針太可怕了!
……
南昭民風開放,并沒有律令規定女子不能讀書,大多數有權有勢的人家也都會為女兒請教書先生,在家識字。
像村長和木云云的親爹,看到木笙讀書后光明的前途,也會堅持讓兒女識字。
但最多也是識字,念幾本詩經陶冶情操,或是方便大戶人家背女戒,或是像木云云這樣多門手藝偶爾能謀個小差事。
從來沒有人要求女子去讀四書五經,寫策論辯是非,跟男子一樣議論時事,談吐有物。
自五皇子提出女學以來,大臣們一直爭執不斷,每一天朝會都像清早由于大媽講價而唾沫橫飛的菜市場。
木云云再次看到朝會,辯題已經不知不覺從要不要開設女學轉向女學的開設形式和教授內容。
“民間風氣,未必有多少人家愿意送女兒進書院,這女學規模必定是小于一般書院的。且交得起束脩的人家,大多也有在家中識字,若來女子書院,她們又能學到什么不同的呢?”
這個問題由極少在朝堂發言的忠勇侯提出。木云云認得他還是因為他的兒子,被君臨熙打過并且成了君臨熙的小跟班之一。
反對女學的一派官員接過話茬,“正是這個理,女子又不需科考,自然不需學四書五經,而簡單的識字她們在家也可學,無須耗時耗人力開設女學,還耗費國庫一筆支出。”
最后一句出口,就能讓人聽出是老戶部。
一個站在前排,地位不低的老爺爺出聲,“說來我家小孫女也在家中識字,但因為沒有同伴頗為不得勁,且整日里愛舞刀弄槍,若能開設女學,讓她向其他閨秀學習,琴棋書畫也好,針線或管家本領也罷,能學一成,這份束脩我家老夫人很是愿意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