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龍屋村原蹴鞠場被改建成女子書院,期間由于學生的增加又擴建了幾次,如今已經大變樣。
大門口由一組巍峨的牌坊組成,最中間上方書寫著四個大字,蒹葭書院。
一開始還有學生因為不會讀其上的字而鬧出笑話,不過隨著女學員們的學識日益增加,現在已經不會再有人不認識這兩個字。
就連新的學員也不會不認識,因為她們大多是慕名而來。即便不會寫,也絕對聽過蒹葭書院響當當的廣南第一女子書院的名號。
書院的人氣都是在數次大大小小的比賽中積累起來的,其余縣的甚至其他州府的人家聽到風聲也不惜路遠把姑娘送過來求學。
現在的蒹葭書院學員已經多達兩百人,也和其余的男子書院有同樣的住宿和分班制度。除此之外,還在木云云的提議下開設起許多興趣選修課程。
其中就有針線課,被母親們評為女兒必學的選修課,換來姑娘們的吐槽,必學那還能叫選修嗎,哭!
沿著大門口的直道往里走,左轉的前三間小型堂屋都是用來學選修課的,也是為了方便那些交不起學費但又想讓姑娘學一點技藝的人家報讀某一門選修課。
這主意也是木云云出的。
這三年來,她的名字已經和蒹葭書院緊緊聯系在一起。新書院之所以能穩穩立住甚至打出名頭,也是她帶著張淑和天字班其余數個個原屬于昊天分院的女孩子一次次把比賽打下來。
就連許多男子書院來逞能,最終也甘拜下風。
“天字班在靠近后院的位置,真羨慕在那里上課的人,每天都能見到云云師姐和張淑師姐。”
“唉,聽說汴京皇家女子學院終于開始向外地招生,再過不久,等她們去了京城,我們就更加追不上了。”
“是啊,至少現在在針線班還能每五天見到一次,去到汴京就是完全見不上了。”
針線班的課,是娟娘發話,木云云每次休沐前必須上一次課,回家后交針線成品給她檢查。
拖著沉重的腳步進到課室時,就聽到女孩們以上的對話。
講真,皇家學院她并不想去。但是她又非去不可。
南昭男子十六及冠可娶妻,女子十五及笄可嫁人。如今因為讀書之風盛行,一般人家都會把女兒多留兩年,但也不妨礙阿娘們為女兒的婚事著急起來。
木云云已經十四歲,作為天字班的老大姐,成為副院長的莊夫子也說,如果沒有別的晉升途徑,她在蒹葭書院其實可以畢業了。
畢業,意味著回家嫁人。這也是娟娘逼著她學針線的原因。
而去皇家學院,她還可以繼續深造,多兩年喘息的機會,再慢慢思考不嫁人的方法。然則她已經思考三年了,到現在讀書依然是最好的且唯一的逃避方式。
歪歪扭扭地繡出一坨勉強能叫做花的圖案,就聽有小師妹跑來好心地提醒她。
“云云師姐,昊天書院的阿水幫又在門口等你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