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蘭黛爾重重點頭。
“但這個目標,你做到了嗎?”奇諾拿出推演結束后的數據,搖頭說,“戰爭前期,你確實把民眾保護得很好。然而決戰過后,多古蘭德全境淪陷,所有被你保護的民眾全部落到了我手里。你給了他們希望,但希望瞬息破滅,這又有什么意義呢?”
“正如先前所說,你的糧草與兵力都非常有限,但凡和我打消耗戰,打一秒,你就離毀滅更近一步。你以為自己在向勝利邁進,實際上每一步都是背道而馳,你腦海中只有戰術,而沒有戰略這一概念。”
“這也是為什么,你贏得了所有戰役,最后卻輸掉了整場戰爭。”
索蘭黛爾今年12歲,還要兩個月才13歲,要換作其他同齡孩子,這個年紀應該還在看少兒讀物,能知曉一些天文地理就已經算很優秀了。
但她的天資真的非常聰慧,將奇諾說的話全都記在了心中,準備作為知識儲備慢慢消化,還迫切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那在你看來,如果我想贏得月桂花戰爭,應該做怎樣的部署?”
奇諾:“這個問題,歷史已經告訴你答案了——你的父王當年面對這場戰爭,他所做的部署在我看來卓越絕倫。”
奇諾望向沙盤,在上面的戰略坐標一一指點:“當年,同樣是面對風云關被破的局面,你父親沒有選擇在內陸任何一處地區打拉鋸戰,能撤的人提前撤走,撤不走的直接戰略性放棄。”
“這種做法在初期確實造成了很大的無辜傷亡,對士氣也有一定程度的打擊,但它換來的卻是戰略上的主動性——不去堅守內陸據點,意味著他可以將麾下軍團打散,化整為零,利用對地形的熟悉展開縱深游擊。”
“遠東先鋒突入內陸,看上去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打一城占一城,但占的全都是內外無依托的孤城,里面的糧草也早就被事先騰空了,占領以后派兵守也不是,不守也不是。這就像一頭栽進泥潭,進得越深,阻礙越大。”
“據統計,在長達一個月的縱深防御中,王國軍只付出了數百名軍人為代價,便殺傷了二十倍于己方的敵人,將十幾萬遠東先鋒拖得死死的。”
“這樣的戰損讓遠東皇帝非常著急,如果先鋒軍被提前拖死,爭取不到足夠的時間,不能消耗多古蘭德的有生力量,就這么白白送掉,決戰形式對他們來說將非常不樂觀。”
“所以,遠東被迫派出一波又一波輕兵馳援,希望能通過人力去穩固占領區,抵消多古蘭德的縱深防御,將先鋒軍所占領的城市打造成前線堡壘,壓縮王國軍的可活動區域。”
“經過鏖戰,遠東預設的目標確實達到了,但也因此導致前后戰線急劇拉長,他們的補給狀況開始落后于背靠「樞機行省」作戰的王國守軍,最后不得不提前展開決戰。”
“而這時候,最關鍵的那一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