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諾搭住下巴,陷入沉思。
這可真是怪事。
無論官商,都是逐利的生物,官吏逐利是為了政績,商人貴族逐利是為了財富,他們做事的時候會很自然地追求最大利潤。
丹雨平原本來是種植小麥的地方,假設一季種植收獲后的總利潤是100。
王城下達了改種血精草的命令,通過提高官方指導收購價,以溢價標準收購丹雨平原產出的血精草,那么一季種植收獲后的利潤必然高于種植小麥,比如達到150。
150大于100,這是小孩子都懂的算術題。
既然這樣,丹雨城官吏為什么沒有立刻執行王城的命令?為什么非要護著丹雨平原的那些麥穗不拔,甚至暗中欺瞞?
怕缺糧?百萬噸接濟糧不是已經給了嗎?夠丹雨城600萬人吃上大半年。
怕觸動當地貴族的利益?種血精草的收益比種小麥高,貴族支持還來不及,何來觸動利益一說?
怕壞了自己的政績?改種血精草,整體收益上來了,這不是對政績更有利嗎?而且這可是來自王室的命令,交不了差就是個死,怎么可能本末倒置。
不明白...
丹雨城官吏的這番操作,把奇諾都弄糊涂了,完全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丹雨城官吏絕不是傻子,這是王城直轄主城,從行政級別來說,里面的八職官吏都是行省級,這種位置不可能由傻子來坐。
也就是說,戈麥和林耕森不去推行政策,并非腦子糊涂了,而是在他們兩個人的判斷中,執行政策弊大于利,并且阻力非常龐大,根本推進不下去,他們寧可隱瞞也不愿意如實執行。
那問題就來了——
一、戈麥和林耕森不推行政令,總得想辦法交差吧?交不了差談什么都沒意義。
他們兩個陽奉陰違,死活不種血精草,時限到了打算拿什么交差?
二、為什么在戈麥和林耕森的判斷中,這種對當地官吏和貴族都有利的政令是“弊大于利”?
種植血精草的收益比種植小麥要高,無論普通小麥和百年麥的種植比例如何,都高不過血精草,那怎么會出現“弊大于利”的現象?
不明白...
奇諾的視線越來越深,他能隱隱感覺到,這件事就像一座冰山,暴露在外的只是一部分,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事藏在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