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想到利用日軍調動更靈活的優勢,在祭旗坡這一段打造一個新陣地,利用人數的優勢掩護己方撤退。
除了這一招之外,竹內連山還想了另外一個辦法。
那就是集合所有的迫擊炮,全力炮襲對岸的江灘陣地,讓江防部隊無法露頭,三立中尉能趁機率隊渡江回撤。
這一招雙管齊下的救援方案,在正常情況下確實有用。
可惜,現在情況已經不正常!
虞嘯卿作戰方面還是有才華的,聽戰報日軍做出的這兩個動態,他立馬就想到了最佳的反制措施。
仗著竹內聯隊沒有了重炮部隊,江防部隊的火炮終于得以解放。
虞嘯卿立刻下令師直屬山炮營,調整炮口對祭旗坡對岸日軍陣地,開始不間斷全火力炮襲。
“轟轟轟……”
重炮咆哮如虎,炮彈如索命閻王。
之前戰斗中占著己方炮兵優勢,幾乎沒怎么挨炮彈轟炸的日軍,終于嘗到了被重炮轟炸的滋味。
那一枚枚精準飛來的炮彈,在日軍在臨時構筑的簡單戰壕工事內爆炸。
那威力……
躲無可躲,一炸就是一大片。
至于那集結起來的幾十門迫擊炮,才剛向對岸打了一兩發炮彈,就被這漫天飛來的炮彈給炸廢了。
迫擊炮和重炮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為了保住這僅有的獨苗小炮,竹內連山趕忙下令撤退隱蔽。
被日軍的重炮和轟炸機威脅,憋了大半天不敢露頭的山炮營這邊,終于可以撒開手打個痛快。
怒江大橋陣地這邊的川軍團戰防炮,也沒有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在龍文章及時下達的命令下,很快就把所有炮都架了起來。
對著祭旗坡對岸簡陋工事里的日軍,開始瘋狂傾瀉彈藥。
宣泄積壓已久的憤怒!
面對一個營加一個連的炮襲,日軍在祭旗坡對岸構筑陣地打掩護,仿佛就成了單方面的送人頭。
炸死炸傷的日軍數量,以秒速開始往上遞增。
每一發炮彈呼嘯這飛過來,只要沒有騙你打進樹林中,但凡落在了陣地里面,都會有幾名小鬼子被炸飛。
而這個簡易挖掘的臨時陣地上,并沒有有效的防空防炮措施。
日軍想找掩體也沒地方躲!
這下祭旗坡對岸工事內的日軍,再也顧不上去掩護對岸友軍撤退。
甚至竹內連山的命令都還沒來,江灘上的日軍便放棄簡易工事,以最快的速度逃到了岸邊的防空工事內。
這最后的研究方案也失效,竹內連山身知大勢已去。
為了減少己方人員的再度傷亡,竹內連山終于下達了“鳴金收兵”的命令,讓所有部隊撤回松山上的陣地。
至于沒辦法從祭旗坡回撤的日軍,竹內連山也下達了新的命令。
一個殘忍卻充滿“洗腦屬性”的命令!
讓祭旗坡陣地的130多名日軍,借著祭旗坡背靠一片大山林的優勢,化整為零從祭旗坡上進入山林中。
做好為大日本帝國玉碎的決心,成為隱藏在怒江防線后的一條條毒蛇。
伺機待發,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