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面一層作射擊,中間一層作掩蔽部或彈藥糧食倉庫,末端筑成地下室,兩側鑄有通道與其他堡壘相通。
甚至于還有些堡壘設有四層,數個堡壘之間形成地下室,可長期衣食起居。
為了對付師座的火炮和美軍的飛機,竹內連山對堡壘的保護非常全面,可以說已經做到了極致。
堡壘從內往外分別是,掩蓋一層直徑在70厘米左右的木樁,排列成行,積四五層做支撐頂。
接著上鋪30毫米厚的鋼板數層,每層之間夾雜二十公分厚的泥土做緩沖,積土鋼板總厚度逾1米。
如若將底層的木樁算在其內,碉堡總厚度超過兩米有余。
在如此的多層防御之下,別說是師座的山炮命中,哪怕是美國飛機的航空炸彈,亦不能破壞此堅固工事。
這還只是碉堡的本身防御結構,外部還有數層防御作業掩護,
堡壘出地面之四周區域,安置盛滿沙石的大汽油桶,前后排列三重之多。桶間復加鋼板數層,桶外還披了一層沙袋泥土。
故哪怕師座弄來150毫米榴彈重炮,正面命中亦不能破壞其結構,內部所受之震蕩亦微。
即便退一萬步說……
堡壘的上層防御被摧毀,由于堡壘內部上下三層之間,亦蓋以圓木徑50厘米者二三層。
因此哪怕上層徹底被炸塌,也不會影響下面幾層的使用。
堡壘內部已經遍布蛛網狀交通壕,整個松山七個碉堡群的主要陣地,都已經被竹內用通道連成一體。
一個碉堡的上層被炸他無法射擊,堡內的日軍亦可通過中層和下層,前往附近的其他碉堡。
甚至是九二步兵炮,亦可通過這些甬道進行移動。
各個碉堡是竹內定在松山的釘子,連接得到的除了內部四通八達的甬道,亦可通過外部的交通壕進行運轉。
交通壕側壁鑿有大量洞穴式掩蔽部,并連綴有大量散兵坑。
部分據點外還設有鐵線網兩三道,縱深超過三米有余,我方部隊若從下往上攻,這些鐵線網將嚴重妨礙前進。
最后總結來說。
隨著松山堡壘陣地群的建成,整個松山也將近被挖空,狀如大型蟻巢,地下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據我親眼所見,內部電燈、供水、排污等俱已解決。
因為這些都偽裝的很好,加上松山通體本為火山巖極為堅固,空中的美國飛機不易查覺,師座的中炮也不易破壞。
要想拿下如此堅如磐石的松山,師座你還認為常規作戰可行嗎?”
龍文章將松山的堅固程度,從里到外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幾乎將每一個細節多說道的位。
而這些信息對于虞嘯卿來說,實屬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
這種美國飛機根本無法看到的情報,松山陣地已經變得如此的堅不可摧,屬實好好的震撼到了虞嘯卿。
將虞嘯卿花了好幾個月時間,所設計出來的進攻方案,幾乎全都打了個稀碎。
數月心血就這么白費了,虞嘯卿非常的不甘心,本著內心中最后一份執念,進行反駁道:“防御再好又有什么用,烏龜殼再硬也可以被敲破。
只要我方進攻能力足夠強大,把整座松山全部占領下來,一個一個的拔,我也能把這些碉堡給拔干凈。”
虞嘯卿說的非常決絕,言辭中充滿著熱血軍人的鐵血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