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盟軍總司令弗朗西斯勛爵,不得不再次與中國重慶方面進行溝通。
或許是為了側映中國駐印軍,早日拿下緬北要塞密支那,盡快恢復陸地上的國際交通運輸線,緩解國內的物資壓力。
又或者是出于別的什么原因。
中國國民政府這次比較爽快,很快回應了盟軍東南亞戰區統帥部的請求。
發電報承諾最晚不超過4月下旬,就會緊急空運兩個師到印度接受美械裝備,幫助英國軍隊防守印度本土。
日軍15師團在英帕爾一帶,并沒能長驅直入,贏得大勝為部隊長士氣。
作為進攻矛頭的中國駐印軍,他們的進攻節奏可從未有過一絲的停頓,侵緬日軍還在不停的挨打。
3月9日。
孫立人指派旗下的王牌團114團,與美軍麥瑞爾突擊隊聯手攻擊瓦魯班,只用了不到兩天便結束了戰斗。
整個過程像極了曾經的日軍,從東北三省一路南下的速度。
曾經在第一次遠征作戰中,打的緬甸英軍丟盔棄甲屁滾尿流,一路追著中國遠征軍滿世界跑,就此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
主力部隊在這一場戰斗中死傷過半,只能護著指揮部狼狽逃出胡康河谷。
就此……
日軍位于緬北的防御線徹底崩盤,形同于門戶大開,密支那要塞近在眼前,一路只剩下貓狗兩三只。
這一戰也極具歷史意義,被編入了各國的戰爭史冊之中。
據日軍自己的戰史記載:“在本土境內九州編成,轉戰中國,素有王牌之稱的第18師團,與中國軍戰斗最為自信。
豈料胡康河谷的中國軍隊,無論是編制、裝備,還是戰術、技術,都完全改變了面貌。
第18師團根本無力抵擋其進攻,終使軍隊損失慘重,全軍不禁為之愕然,士氣大受打擊。”
相比于日軍在這一戰過后,基本已經顯露了戰敗的苗頭。
中國駐印軍新編第22師和新編第38師以極小的代價占領孟關,攻戰瓦魯班消滅日軍第18師團大部主力,繳獲日軍師團軍旗、關防、大量文件及各種武器。
這個消息傳到國內之后,頓時陷入了舉國歡慶之中。
民眾們忍不住激動紛紛走上街頭,燃放鞭炮載歌載舞,為中國駐印度遠征軍的勝利吶喊助威。
重慶昆明等地的熱血學生們,更是自發的舉著標語游行。
通過游行的方式來給國民政府施壓,讓國內一直紋絲不動的滇西遠征軍,從國內打出去揚我泱泱中華之國威。
全國都陷入了反擊緬甸的熱潮之中,足以影響光頭的某些決策。
……
日軍第18師團從瓦魯班南北逃竄,一路向著后方的間布山地區逃去。
新38師和18師主力剛剛大戰,戰場需要清理、人員需要修整、物資需要補充,短時間內沒法追擊。
先一步從孟關出發的新22師,正好可以完美的進行銜接。
新22師主力直接進攻間布山,與間布山的日駐軍和新38師的主力余眾,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堅戰。
為了減少己方人員傷亡,保持力量已被一舉拿下密支那。
新22師并沒有強行硬攻,而是在正面以強攻假象作掩護,讓同形策應的新38師第113團和麥瑞爾突擊隊一部,從間布山東側向山南迂回。
直接繞過這個山頭據點,悄悄的跑到了日軍的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