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軍的進攻方案沒有改變,進攻方式卻發生了很大變化。
用起了改進后的新打法。
不管是進攻滾龍坡的246團,還是進攻大埡口的榮三團,又或者是進攻黃家水井的榮二團。
進攻方式都以步步為營,盡可能消滅日軍有生力量為主。
仿佛山頂沒有日軍的堡壘群一般,只在遠離山頂火力的山腰線一帶,繞著圈清理日軍的外圍堡壘和工事。
在三個團針對性清除日軍堡壘時,位于怒江東岸的所有火炮群,也會向這三個高地的日軍堡壘進行持續炮擊。
盡可能壓制日軍的防守火力,掩護己方部隊在山腰線的作戰。
其中對日軍威懾最大的點,就是由虞師炮兵操控的5門105重炮。
經過封云天開辦的禪達軍事學院,魔鬼化訓練的虞師炮兵,那專業的打炮技術一個比一個頂。
完全不是第八軍和第71軍旗下炮兵,那種雜牌技術可以相提并論的。
那一枚枚如同紅外制導的重炮,超過9成都會精準的落在日軍碉堡的正上方,只有極少數會打在旁邊。
105重炮在頭頂上方爆炸,哪怕有數米高的防御層擋著,躲在里面的日軍也會被嚇得心驚膽顫。
一發炮彈炸不塌堡壘,不代表堡壘真的炸不塌。
5發、10發、或者更多。
盡管多發炮彈打一個點幾率很低,可世間萬物萬事都沒有一個絕對,所以不能保證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日軍雖悍不畏死,但不代表不會恐懼。
這邊第八軍和獨立聯隊打得焦灼,雙方圍繞著滾龍坡大埡口和黃之水井,展開了你爭我奪的激烈戰斗。
整個戰場的關注焦點,也集中到了這三個高地之上。
然而。
就在這樣一個契機點上,松山戰場往下2公里之處,一個沒有被任何人關注,江水滔滔的江邊樹林內。
一個只有202人的隊伍,悄然出現在了這里。
這支部隊就是由龍文章帶隊領銜,孟煩了和不辣等老兵做中間力量,所組建起來的斬首突擊隊。
現在偷偷摸摸的跑來這里,目的就是為了瞞天過海渡江。
而過江的這個點眾人都很熟悉,也就是當初發現的隱蔽度將點,最早老兵們已經來來回回過了好幾趟了。
可惜。
今時不同往日。
頂著暴雨南寧的這個季節,在怒江水位最高的時間點過江,再老的兵如今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不辣帶著兩個人去江邊轉了一圈,結果發現渡江最大的依靠——牛筋繩,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不得不連忙跑回來,既喪氣又惱火的匯報道:“王八蓋子的,河水太兇了,兩邊的江灘都被淹掉了。
過江的那條繩找不到了,河水這么兇游過去肯定會喂了龍王爺,團長,你說咱們該怎么辦?”
“你慌個球啊,天塌了,還是你這扯卵談的要死了?”
龍文章很不滿不辣敗士氣的話,罵罵咧咧的走出來,冷布丁飛起一腳正好踹在不辣屁股上。
隨后臉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