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邊著實頗為感動,讓已然從剛剛趕去給自己送消息的李逾口中得知了消息的王洋原本業已經恢復了平緩的心情不禁掀起了一絲波瀾。
“諸位同學,諸位同學仗義援手之恩,王某心領了,王某在此謝過諸君。”王洋深深地朝著四周一禮。
那些學子們連稱不敢,一面還禮不已,瞬時間,原本還情緒喧囂的太學正辦公室外的太學學子們,仿佛又再一次恢復了他們謙恭有禮的學子身份。
#####
王洋緩緩起身之后,目光掃過了這些赤誠學子,還有那些這些日子曾經站在課堂之內講解經籍的學官們,清了清嗓子朗聲言道。
“諸君仗義執言之舉,王某心領了,不過,為了太學的安寧,為了我大宋諸學之間的平穩,還請諸君聽我一言……”
王洋站在近百太學學子,數十名學官跟前,其聲朗朗,其容英偉。臉上未見半點的沮喪,反倒顯得十分的從容不迫。
如此風采,著實是讓諸學子和學官們感慨萬千,如此人物,居然會被朝庭下旨從這太學之中除名,實在是令所有人都替王洋不值之余,又深感惋惜。
哪怕是李格非,此刻聽了王洋之言,亦不由得在心中感慨,哪怕是那些事情是他做的又如何,不傷大雅之事,誰沒年少輕狂過……
王洋看到那些學子越聚越多,而自己也業已經口干舌燥,最終無奈地一笑。“可惜,雖然不能再與諸君同學了,不過與諸君之誼,王某當會畢生感念,諸位師長,能得諸位之教誨,乃王某之福份,可惜日后不能再聽諸位教誨,望諸位師長珍重,諸君亦要珍重……”
“能與巫山先生同為太學同學,乃我輩讀書人之福也,今日朝庭除名先生,然在吾等眼中,巫山先生永遠都是我們的同學!”一位王巫山的鐵粉站了出來大聲疾呼道。
這貨正是當初那太學豬頭六人組之中的一員,此言一出,越來越多的人紛紛響應,一一前來與王洋見禮。
而在太學之中,因為連續的大事件,早已經在學子之中贏得了極高聲望的他只能保持著風度一一還禮,從這李學正的辦公室處,一直走到太學大門處,居然足足花了近半個時辰的功夫。
哪怕是已經耽擱了上課的時間,那些學官們都頗有默契的沒提,反倒都用一種不舍的目光看著在人群的簇擁之中漸行漸遠的王洋。
“之前老夫還覺得這個王巫山性格太過暴烈,為人愣頭愣腦,而今看來,方自自己只是看到了其表相罷了,唉……可惜我太學失了這樣一樣優秀的學子,實在是損失太子了……”
“是啊,此子之才,世間少有,不過,就算是他被朝庭除名又如何,在你我眼中,在我太學數百學子眼中,皆將其視為太學出身便好……”倒是某一位老沉持重的博士這話讓大家都深以為然。
“如此場面,怕是我大宋開國以來,從未有過,此子如此年紀,便在我太學有此厚望,日后必成大器也……”
李格非站在那里撫著長須,聽著身邊的那些諸多學官的議論,也不禁微微頷首,如此才俊,哪怕是只來太學上過一日之課,那亦是我太學的驕傲。
不過這邊剛感慨完,一想到回到了家,自己那位寶貝閨女若是聽到了她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說服自己,把人給拱進了太學讀書,結果這才沒多久,就被朝庭下旨除名這個消息不知道她會做何感想。
一思及此,李大官人不由得深感蛋疼,自己最好還是好好的考慮一下該怎么應付那個越來越難纏的閨女才是正理。
王洋幾乎是每走一步都十分的艱難,數百名太學學子幾乎就沒有一個不過來向王洋行禮道別的。
而王洋當然是面對每一個學子的行禮,都會規規舉舉地還上一禮,如此風儀,實在是讓那些學子們越發地欽佩王洋的風采。
他們又哪里知道,王大才子很深刻的意識到,這是自己在太學最后刷聲望的絕妙機會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