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臣子,當為君王分憂,臣不能因為一已之私,倒讓君王為臣子之事煩憂。”王洋朝著趙煦一臉感激涕淋地道。
他越是如此,反倒越讓那高濤濤和趙煦的心里邊既欣慰,又遺憾,而且還對那些一心想要把王洋與蘇東坡趕出朝堂的舊黨大員們又多了幾分的惡感。
那些人,口口聲聲一心為公,憂國憂民,可是到頭來,不是勾心斗角,就是爭權奪利,實在是讓人可恨可惱。
“小王卿家,我大宋能夠有你和蘇學士這樣的忠耿之臣,是我大宋的福氣,這樣也好。哀家之前亦曾聽陛下言及小王卿家你似乎精通兵法韜略……”
趙煦不由得下意識地一拍前額。“皇祖母所言極是,王巫山甚至將兵法融入了那蹴鞠賽中,使得一支名不見經傳的萬紅蹴鞠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一舉奪得了汴梁春季蹴鞠大賽的魁首。”
“……那不過是湊巧罷了。”王洋砸了砸嘴,總不能告訴這二位,蹴鞠這玩意也是有戰術的吧?怕是就算是自己說得太多也沒用。
“唔……既然如此,那小王卿家你先回去吧,哀家和陛下,一定好好思量,定然不會讓你受了委屈才是。”高滔滔看到王洋那副謙虛的嘴臉,很是欣慰地點了點頭。
等到了王洋離開之后,高滔滔撫著花白的柳眉陷入了沉吟。“對了,這王巫山進獻元祐弩,朝堂還沒有對他進行嘉許賞賜呢。”
“皇祖母,真的要讓王巫山去?”趙煦則顯得有些不情不愿地坐在那里,看著那杯香茶,卻覺得索然無味的又重新放下。
“官家,王巫山若是不去,留在朝中,的確更容易為人所攻訐,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何況像王巫山這樣的蓋世之才,讓他離開朝堂去歷練一番也是好的……”高滔滔看到天子仍舊是一臉無精打彩的模樣之后,不禁嘴角露出了一個淡然的笑意。
“哀家可是記得,昔年官家你可是多次慷慨激昂的告訴哀家,日后你定要讓大宋興旺富強起來,讓大宋的百萬虎賁之師一雪前恥,復開國之初盛況……”
趙煦不禁脊梁一挺,用力地點了點頭。“這是自然。”自己的父親當年,不就是因為該死的西夏宵小,驚怒交加,最終英年早逝的嗎?
這個大仇,趙煦的心里邊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那王洋既然文韜武略皆通,何不讓他去走上一走?”高滔滔看著這位與神宗皇帝容貌肖似的孫兒,輕輕地喟嘆了一聲之后,繼續柔聲說道。
“那蘇學士可是一向都極為看重和欣賞他,有蘇學士在,他王洋此番前往北疆,不會有什么危險才是,讓他去邊關多走走,多看看,說不定,以他王巫山的才學卓識,既能夠磨練一下他,還能夠讓他先熟悉一下軍略……”
聽著太皇太后高滔滔的解釋,趙煦的表情也發生了變化,對啊,自己不是還跟王洋約定好,要做一對像劉邦與蕭和,又或者是唐太宗與李靖這樣的君臣嗎?
日后,自己身為天子坐鎮于后方,而王洋則率領大宋之虎賁,踏平西夏北遼,到了那時候,想必父皇哪怕是在九泉之下,也能含笑瞑目了才對。
想明白這點之后,趙煦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揉了揉鼻尖,起身朝著高滔滔一禮道。“多謝皇祖母提醒,看來是孫兒太過目光短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