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在。”徐得功心中一凜,趕緊大聲地答道。
“來,替哀家宣讀這份懿旨……”高滔滔深吸了一口氣,從袖中取出了那份早已經擬就的撤簾懿旨,遞給了徐得功。
朝中的諸位臣們紛紛面面相窺,這一切,似乎所有人的心里邊都不約而同的升起了一個念頭,終于來了。
隨著徐得功那帶著一絲顫音的尖細嗓音的響起,太皇太后高滔滔決意要撤簾不再聽政,由已然大婚,代表業已經成年的天子趙煦臨朝聽政,主掌大宋權柄。
當然,懿旨里邊說的大意就是,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老眼昏花,這些年以來,身體不良于行,已然沒有辦法再保證執掌大宋權柄這樣高難度的工作。
另外就是,如今的大宋天子,自九歲登基以來自今,一直都很勤敏好學,尊師重道,兢兢業業的努力學習著治政之法。
至今已有多年,而今,天子已然大婚,大婚,那自然就代表著天子已經正式成年,按照大宋的常例,但凡天子大婚之后,都應當親自臨朝主政。
這不僅僅符合慣例,更是祖宗之制云云。
而越是聽下去,那些舊黨大員心里邊只能一個勁的MMP,嗯,舊黨所崇尚的是啥?不就是祖宗家法嗎?
祖宗家法不可輕易改之,既然如此,太皇太后撤簾而去,正是遵循著祖宗舊制,你們這些人誰若是敢再這個時候再跳出來反對撤簾,那你們還是高呼要死守祖宗家法的舊黨嗎?
而劉摯聽到了此事,不由得喟然一嘆,姜果然還是老的辣,太皇太后這一招殺手锏幾乎是無法可解。
這也同樣代表著太皇太后去意已絕,為免再被群臣起哄,干脆拿出了祖宗家法來壓制住這些舊黨大臣,讓他們無話可說。
雖然這一年以來,太皇太后在對待舊黨的態度上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但是她終究在處理問題和政務的態度上較為溫和與婉轉。
而少年天子,卻是一位十分典型的激進派,雖然這一年多來,漸顯沉穩,極少會再發生在朝堂議政之時與大臣們激烈爭論,甚至發火憤而離場的情況。
但是,新皇臨朝主政,怕是很快,又要掀起一場令整個大宋都要動蕩的風波了吧……
想到了這,劉摯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對于出現這樣的結果,他是無力去阻止的。
到了那個時候,不知道那些已經在鄉間之間,荒蠻之地呆了數年時光的舊黨大佬們,心里邊積累了這么多年的怒火,會實施什么樣的報復。
而滿朝的舊黨重臣,怕是用不了多久之后,就會步那些昔日新黨的后塵,紛紛被發配貶謫。
徐得功終于宣讀完了太皇太后懿旨的那一瞬間,在所有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高滔滔清喝一聲撤簾。
很快,那道已經在太皇太后和大宋天子之間懸掛了數年之久的簾子,終于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緩緩地垂落于地。
看到已然離開了御案,面向自己的趙煦,高滔滔心中一暖,微微朝著趙煦緩緩地搖了搖頭,阻止了趙煦想要上階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