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一些雖然愿意繼續吃軍餉者,但是又已經年紀過大,或者是身上有傷者,則可以將其編為三州在冊廂兵,然后由官府調拔,讓他們負責放牧養馬。
畢竟這三州之地頗為遼闊,而且還有大片水草豐美之地,正是適宜放牧之所。之前,三州之地,大約有近十余個黨項部落近二十萬人在此放牧。
根據歸降的那些漢軍提供的消息估算,這里可以滿足近五十萬頭牲畜的放牧,養馬二十萬匹,年出棚可以達到三萬之數。
也就是說,這里每年可以為大宋提供三萬匹馬,哪怕是良馬率只能達到百分之七十,那至少每年也能夠為大宋提供兩萬匹戰馬。
要知道,之前大宋每年自養出來的戰馬都沒有超過一萬匹,絕大部份的戰馬,都是通過貿易等各種手段獲得的。
至于該如何治理這三州之地,王洋暫時還沒有頭緒,只是在信中言及,自己會在想明白之后,再上奏天子,請陛下圣裁。
單單是這一封回信,王洋足足花了一個晚上和半個白天這才寫好,很快這封墨跡剛干的長信,在半個時辰之后,便經由驛站系統,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朝著東京汴梁而去……
#####
自打回到了環州之后,除了第一天夜里邊與三女匆匆一面之后,就再沒見過,王洋也很無奈,但是習俗的力量是很強大的,王大官人也只能忍了。
但是乘著這些日子,倒是敲定了留下來作為自己親隨的人選,愿意留下來的二十名,都是昔日王洋在怡紅樓當安保老大的時候就跟隨其左右的小弟們。
王洋自己也是松了口氣,既然自己的家眷可以留在身邊,那么,安全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多了這么些知根知底之人,至少可以防住宵小之徒。
而就在王洋正忙于籌備著婚事的當口,洪州城內,韓忠彥立于階上,手拿圣旨,正在宣讀,而階下空地,拜倒著數十名主要的降軍將領。
梁乙逋拜倒在最前方,表情既緊張又忐忑,反倒是其身后邊的李茂、斛氈、溫奇等人要顯得平靜許多。
當聽得詔書之中,梁乙逋授爵魯國郡公,特進,銀夏節度使,十五日后起程,往東京汴梁赴任之后。梁乙逋表情先是一僵,旋及泛起了苦澀的笑意,果然,自己的命運,已然不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樣也好,好歹也是正二品的顯貴,看來自己的未來,就是要在那繁華而又熱鬧的宋國東京汴梁里邊慢慢的消耗余生了……
接下來,李茂授開國伯爵宣威將軍,馬軍都指揮使。溫奇授開國子爵,定遠將軍,步軍都指揮使,斛氈授開國子爵,朝奉大夫,團練使。梁壽授寧遠將軍,步軍副都指揮使……
隨著圣旨宣讀完畢,諸多降將謝恩之后,韓忠彥笑瞇瞇地扶起梁乙逋,目光落在了諸位降軍將領身上。“陛下尚有一道恩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