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讓王洋在許多貧寒的讀書人心目中,獲得了極高的聲譽與威望。還有各種各樣的元祐之物,一旦細數起來,絕對可以讓在場的諸人都頭皮發麻,不論是士、農、工、商,甚至大宋的軍事力量,皆受到了王洋所研發出來的元祐之物的恩惠。
哪怕是像他們這些與王洋王巫山勢不兩立的新舊兩黨的大佬們,家里邊的廁所,早已經不是過去的那種老舊廁所,而采用的都是瓷磚與狀元桶,唔……也就是抽水馬桶構建而成的嶄新而又干凈,又沒有熏天臭味的新式衛生間。
一提及那狀元桶,一干官員的心情就如同吡了狗,特別是曾經大宋王朝科舉制的最優秀者,曾經的狀元們,一聽到狀元桶三個字,整個人都不好了,實在是太特么的有辱斯文。
可又毫無辦法,特別是絕大多數的讀書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還有一種興災樂禍之感。反正自己有生之年,也考不上狀元,坐坐狀元桶,好歹也沾沾喜慶嘛是吧?
畢竟,狀元幾年才出一位,大宋立國至今,算得上是狀元的怕也就不足五十之數,絕大多數的讀書人,能夠通過科舉,就已經算是祖宗保佑了,所以,狀元之名,顯得太過高大上。
正所謂木秀于林風必催之,狀元人人羨慕,羨慕之余必然妒忌,于是乎,狀元桶之名,除了還活著的狀元之外,幾乎天下人都很喜歡這個吉祥而又喜慶的名字。
唔……跑題了嗎?
一干站在太陽底下思緒萬千的大佬們似乎都意識到了自己的思維發散有些過了,趕緊回魂。
“那此事,難道就這么算了?我等皆是朝中重臣,當為國分憂,秉直而言,方不負民之眾望。”
“話雖如此,誰能去言?”其中一人冒出了這么一句,結果就是所有人都默契地閉上了嘴巴子,但是臉色都有些發黑。
那可是太皇太后高滔滔最疼愛的侄孫,惹惱天子,他們還能夠博得錚錚鐵骨的美名,但是,惹惱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呵呵……
到了那個時候,天子收拾他們,那叫替皇祖母出氣,那叫孝順,符合大宋仁孝治國的理念。
#####
他們這些老司機不愿意冒頭,去觸怒天子與太皇太后,可是,并不代表他們會就此罷休,等到他們離開了皇宮之后,王洋舉薦那高世則為陜西北路經略安撫使之事便傳揚了開來。
這下子,京師之中的諸多臣工們都紛紛地炸了,高世則身份顯貴沒錯,可問題是他職低位卑,憑什么可以去干陜西北路經略安撫使,不就是因為他是太皇太后高滔滔的侄孫嗎?
雖然群情憤憤不已,但是,誰又敢跳出來表示反對呢?只要不是傻子,有一丁點政治頭腦與智商的,都只能憤怒在心中,最多也就是同僚之間相互吐槽訴訴苦罷了。
第二天,當消息散布開來之后,倒是有一些御史愣頭青跳了出來彈劾王洋的舉薦不合規矩,結果,甚至不需要天子說話,自然有大臣站出來把那幾個蠢蛋給收拾得連滾帶爬的。
因為那些愣頭青多是舊黨派系成員的年輕一代才俊,可才俊歸才俊,你特么的別以為什么事情都可以摻和。
因為舊黨的大佬們很清楚,哪怕是太皇太后不太管事了,可問題是,他們若是敢得罪這位太皇太后,不需要太皇太后出手,天子就能夠把他們全都給貶謫往交趾去種水稻喂蚊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