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每個零件,都是相同的尺寸,最大的差距,也不會差到兩線,也就是您所說的一毫米的十分之二。”趙佶拿起了幾枚零件,擺到了一起,隨手又從旁邊拿來了一個用鋼鐵制作的游標卡尺交到了王洋的手中。
王洋接過了這柄游標卡尺,打量著上面那蝕刻整齊的厘米、毫米,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殿下你這幾年來,可真是做了不少的工作啊。”
所謂的一線兩線,指的便是零點一毫米和零點二毫米,現如今,最小的計量單位,便是陜西北路所產出的棉線。
十根棉線并列為一毫米,十毫米為一厘米,這是王大官人制定的工匠所用的長度計量單位。
而這些指頭粗細的零件之間的差異,果然如趙佶所言一般,差距僅僅只是在一線或者兩線之間。
“先生說笑了,小王做的這些,不少可都是因為得到了您的提點。比如這游標卡尺,沒想到東漢末年之時,便已有之,這等測量利器,卻不知為何,居然消失了數百年。”
“還有先生您所設計的這種機床,若是沒有這東西,咱們如若是用手工打磨這些零件,怕是這樣一枚螺絲,需要一位老練的工匠,耗時數日光景。”
“而正是有了機床,每日每臺機床所能夠生產出來的螺絲已然以千枚計算。”趙佶抬手指了指不遠處的機床笑道。
王洋踱步走了過去,這些機床,與其說是機床,倒不如說是人力踩踏式縫紉機的改良版本。
縫紉機是用來縫制衣物的,但是現在,用來制作那些小零件倒也相得益彰,至于大型的零件,旁邊還有數臺水力機床,專門切割與制作大型的金屬零件。
在王洋的眼中,不論是元祐弩,又或者是元祐拋石機,哪怕是這些東西被敵國拿到了手中,進行仿制,王洋也不會有多心疼。
他最擔心的,還是這些機床,機床,才是王大官人心目中機械工業的重要結構部份。這東西是專門用于制作機器的機械。
也就是工作母機或者是工具機,利用人力或者水力不僅僅可以用來制作螺絲,又或者是進行齒輪加工,或者是進行內圓磨……還能夠進行各種金屬的加工與切割,未來的火炮,也需要這種機械的助力。
機床技術才是現如今大宋得以超越周邊諸國的根本與核心技術。
“先生放心吧,這些東西,都絕對不會有任何一件流落出去的,每一件工具,都有編碼,甚至都還鑄刻有這些使用者的姓名。”
“另外,這座軍器監工坊,是絕對不允許有外人進出的,所有的生活物資,都會交由禁軍直接送進工坊城塞,然后按需分配……
這才建成不到一年的功夫,死在城內外的細作,已經超過了一百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