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員的稱呼多種多樣,而在大宋,他們的正規名稱是令史,民間一般尊稱他們為押司。在唐代的時候,小吏倒還能夠有成為有品階官員的上升機會,
可是到得宋朝,文學之風與科舉之風大盛,再加上恩蔭補官現象日趨泛濫,大宋行政機關崗位嚴重飽合,所以,在大宋,雖然仍舊有著雜品入流的規矩。
可問題是,那簡直就如同是夢幻的泡沫一般,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也就是說,在大宋王朝,吏員就是吏員,不入品級,不入流品。
至于胥,就是那些衙門里的差役,按宋制,將上戶按財力和衙前役按重難各分為五等﹐根據戶等的高低輪差相應的衙前。
不論是吏,還是胥,都是官府治理民生的基層執行力量。
天子趙煦微微一愕,但很快便明白了王洋的意思,因為不論是吏還是胥,他們都是承接官意,直面那些流民的基層辦事人員,卻又是最容易出問題的。
想必王洋正是因為擔心這個問題,所以,想要釜底抽薪,杜絕那些朝中臣工們想要借著指派吏員胥役的機會,讓他們有伸手使壞的機會。
“這個自然沒問題,朕許你自行招募,然后報備吏部。朕會盯著此事,不會任由吏部難為干擾到你。”
聽得天子此言,王洋長出了一口大氣,朝著天子深深一禮。“多謝陛下,如此一來,臣就放心多了……”
只要自己能夠將自己的意志,完全的延伸進流民之中,王洋相信,憑著自己的能力,鐵定能夠安撫安置掉這些衣食無著的流民。
“王巫山,這數萬流民,事務可是千頭萬緒,你打算怎么做?”
“最應該做的,就是先修路,建房,讓這些流民先有遮風擋雨之地,然后再論其他。”王洋吸了吸鼻子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還有就是,臣需要大量的購買糧食……”
“這個沒問題,朕會讓戶部那邊先調拔八千擔糧食給你。”天子毫不猶豫地便答應了下來。
“多謝陛下,糧食的價格,就按照市面價格計算,算是朝庭賣給微臣的,臣可不想惹來那些朝臣的攻訐。”
“真沒有其他的要求了?”天子怎么也沒有想到,讓王洋過來詳細地討論安撫與安置流民的事務,結果這家伙就提了兩個要求。
這著實讓天子有一種空有一身本事,卻無用武之地的頹然感。
“臣暫時沒有什么要求了,若是日后再有什么,到時候肯定又還得勞煩陛下。”王洋搖了搖頭笑道。
“也罷,既然如此,那就這么辦吧。若是有事,記得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朕。”天子趙煦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末了又特地地叮囑了王洋一聲。
此事擱到了一邊,天子趙煦這才朝著章楶點了點頭吩咐道。“對了章卿,你可以說一說樞密院那邊剛剛收到的消息了。”
“王大人,蘇相,樞密院昨夜收到了來自北遼東京道傳遞來的消息,女直盟長長阿疏已經派遣了使節,正搭乘著我大宋商人的商船,往東京汴梁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