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看了一眼,表情就變得難看起來,有些無可奈何地道。“這,這些不都應該是工部制造的嗎?老師您就這么跑到軍器監來,怕到時候工部又得到陛下那里鬧騰。”
“放心吧,工部肯定不會去鬧。”王洋呵呵一笑,從懷中取出了那份他剛剛從工部那里要來的公文遞到了趙佶跟前。
趙佶看著那份因為工部生活生產工具庫存不足,加之要到了秋季,需要留存一部份,只能調拔部份給予王洋,至于王洋這位京畿路安撫使想要滿足那些流民的需求,可以自行想辦法處置,諸監司不得以任何理由為難的公文。
“那工部的劉安世是瘋了?”趙佶不由得牙疼似的吸了一大口氣,頗有些哭笑不得地朝著王洋詢問道。
“工部居然只給老師您這么丁點的數目?那可是五萬流民啊。”趙佶的臉色也有些發黑,怒哼出聲來。
“不是五萬多,應該是六萬一千三百六十四名流民。”王洋呵呵一笑,給出了一個已經明確到個位的真實有效數據。
“居然那么多了。”趙佶又不禁挑了挑眉,然后再看一眼那些數字,走到了一旁看了一眼自己案幾之上的資料之后,這才信心十足地道。
“以軍器監目前的產量,鍛造這些生活生產工具,倒也沒有問題,如今我軍器監鍛造可不再是人力,而是大量的水力機械。
現如今,我軍器監的產能,連一半都用不。何況這些工具里邊,除了那菜刀和鐮刀需要開鋒之外,其余的工具的工序就更簡單了。所以,只要這份清單交給我,最多二十日,便能夠全部交貨。”
得到了端王趙佶的承諾,王洋也稍稍松了口氣。
#####
同一時間,吏部的張尚書見得到了一位客人,來自天子身邊的近宦,總管太監馬尚馬公公。
張尚書雖然官居三品,主掌吏部,算得上是位高權重,可是哪怕是他,見到了這位天子身邊的近人,也不敢擺官架子拿腔捏調。
而是親自迎向了門口,笑瞇瞇地一禮。“見過馬公公,不知馬公公親來我吏部,所為何事?”
“咱家是奉了陛下喻令,特地來吏部辦一件差事的。”馬尚馬公公趕緊還了一禮,一臉正色地答道。
“馬公公你到吏部辦差?”張尚書的表情不禁變得有些古怪,你馬公公是宦官,而且還是陛下身邊的宦官,若是有什么差事,那么,就是替陛下宣旨,傳口諭。
你居然要到吏部來辦差,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通道理。可這些話,張尚書還沒說出口,就看到了馬尚遞過來的一厚疊的單子。
或者說是一疊名單,上面寫著人名,籍貫,在太學所學的專業等等……
看著這一厚疊,怕是足足有近百張的名單,張尚書的表情更加的迷茫了。“這些是……”
“這些都是京畿路安撫使王大人所需要的吏員名單,他們都是出身自國子監或者是太學,不過,既然要成為吏員,自然是需要到吏部報備。”馬尚笑了笑,很是耐心地解釋。
“所以,咱家就拿著這些名單過來,請張尚書過目,順便嘛,下發公文,如此,王大人方好任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