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王洋推金山倒玉柱地拜倒,朝著這二位大宋的話事人恭敬一禮朗聲言道。
“知臣者,陛下與娘娘也,只要陛下和娘娘能夠知曉臣的用意與用心,愿意支持臣。那么臣的心里邊就有譜,自然就能夠干勁十足,絕對不會辜負娘娘與陛下的厚愛與重托。”
王洋告辭離開了御書房之后,太皇太后卻感慨萬千地長嘆了一口氣。“王巫山真的很辛苦啊……”
“皇祖母您此言何意?”目送著王洋離開的天子趙煦轉過了頭來看向唏噓不已的皇祖母。
“‘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先賢的這句話,不正是他王巫山的寫照嗎?”
“王巫山報效家國,嘔心泣血,憂國憂民。所換來的,是那些滿朝文武對他的諸多不滿,總覺得官家你對他過于寵信,覺得他是滿朝臣工之敵。”
“他們無時無刻,都希望能夠將王巫山給逐出朝堂之外,最好是能夠搜羅到足夠的罪名,將他趕得遠遠的,遠處朝堂,遠離大宋的權力中心。”
“如此一來,那些臣工們,才好繼續在你的跟前贊頌天子英明,向你描繪大宋的歌舞升平,國泰民安……”
“他們也才好繼續趴在江山社稷上吸血以飽私囊,享受著大宋給予他們的優待,卻未嘗考慮過,如何方能夠全心全意的報效國家,怎么解決大宋目前的內憂外患。”
太皇太后的語氣顯得很平淡,就如同她這幾年從垂簾聽政的位置之上退下來之后,冷眼旁觀著朝局的變化,朝臣的紛爭。
或許正是因為離開了權力的漩渦,原本就智慧超群的高滔滔反而更容易的能夠看清楚許多事情。
朝臣之中,并非沒有一心一意報交國家的忠臣良將,但是,想對而言,相當多數的臣工,都懷著這樣那樣的私心,要么為權力,要么為財物,要么拉幫結派,黨同伐異。
王洋不愿意淪入這樣的俗流之中,他驕傲,甚至可以說是據傲,但是他有資本據傲。他的作為,讓朝堂受益,讓百姓受惠。
卻從來沒能夠讓那些官員從其中撈到好處,而且他那桀驁不馴的性格,也正是他與那些朝中的舊黨和新黨格格不入,互為仇寇的原因。
“王巫山是真正的孤臣,若是沒遇上官家你這樣的天子,怕是他也會泯然眾人矣,或者他只會醉心于學問,又或者是成為一名豪商,在其他的行業里做得風生水起。”
“多謝皇祖母提醒,其實這幾年來,王巫山的所做所為,孫兒都很清楚,而那些朝中的臣工們到底是什么樣的想法,朕更清楚。”一提起那些朝中的大臣,天子趙煦就忍不住咬了咬牙根。
“大宋能夠短短的數年之內,有著如此變化,可以說,幾乎是他王巫山一幾之力扭轉乾坤。”
“就連蘇相都曾經跟臣提及過,王巫山之大材,朝庭若是能夠重之信之用之,當可讓大宋開創前所未有之盛世。若不用,那么,必為國朝之憾。”
高滔滔深以為然地頷首笑道。“像王巫山這樣的千里之駒,盛世大材,不可以常人視之,他重義信諾,陛下只要誠心以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