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很艱難,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計算,可是偏偏在場的這些大臣,又或者是天子趙煦,或者是蘇東坡。
卻都沒有誰表現出不耐煩,因為,隨著那些計算與報數之聲,代表著雙方無數的將士在戰場上的搏命廝殺,也代表著無數條生命的逝去和終結。
王厚最開始,只是覺得新奇,也有許多的懷疑,畢竟他爹乃是神宗朝最有名的名將王韶,他的言傳身教,亦讓身為其子的王厚充滿了自信與驕傲。
自己父輩的那些功績,靠的是什么?自然靠的是臨機決斷,靠的是他過人一等的軍事天賦,而王洋卻在這里大言不慚的告訴自己,就憑著他鼓搗出來的那玩意兒,就可以演算出勝負來。
這不是扯蛋是什么?哪怕是王厚沒有參與到陜北之戰,但是,并不妨礙他這位名將之子一直都在密切的關注著陜北之戰的過程。
畢竟他可是跟他父親多年戰斗過的地方,正是西北一帶。
因為許多時間,天子還是會詔見他們這些精通軍略的大臣們來討論前線的戰況,還有他們對于戰爭前景的預期。
可是,王洋這貨總是能夠出人意料,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外的贏得一場又一場不可能的勝利。搞得到了后來,天子詔他們這些人過來咨詢問策時,大家伙幾乎都不敢再說什么肯定句。
這讓一干久駐于朝堂之中的將帥們紛紛深感憋屈,年輕時誰不是在戰場上縱橫的勝利者,可是到了現如今,居然被一個小輩用一個接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勝利啪啪啪的打臉。
從最開始的環慶路之戰開始,一直到宥州攻防戰,一幫子老司機都倍感挫折,王洋這貨雖然沒有直接得罪他們,甚至還為大宋的軍方帶來了不少的好東西。讓大宋的軍方對他頗為好感之余。
卻又因為頻頻在預期上,被這個小年輕打臉,任誰也不會覺得愉快就是了。
而現在,王洋這貨告訴大家,就憑這玩意可以算得出宥州之戰的勝負,這自然也激起了這些朝中重臣的不滿,而王厚的自告奮勇,正符合了一干軍方大佬的預期。
由王厚之子這位臨敵經驗十分豐富,家學淵源的軍方代言人,好好的給王洋上一堂課,讓他知道,不可小窺天下英雄。
王厚最開始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他實在無法相信,僅僅憑著這么一塊維妙維肖的沙盤,還有幾個篩子和算盤,還有一些公式,居然就可以計算出勝負,這不是扯蛋是啥?
可是,隨著兵棋的推演,隨著戰爭按著真實發生的狀況繼續之時,所有人的表情都越來越凝重,甚至是沉重。
隨著每一步推演的變化,王厚驚訝的發現,自己所掌握的那遼夏聯軍的士氣開始越來越低,面對著防御力堅固到令人發指的宥州城,還有元祐拋石機這樣的強大攻防武器,都讓他的數十萬大國沒有用武之地。
最讓他絕望的是,隨著戰爭的繼續,遼軍統帥耶律和魯斡所有的策略與變化,仿佛都落入到了王洋的掌握當中,每一步棋,都行進得那樣的艱難。
而那些原本信心十足,只要統帥不一樣,哪怕是同樣的戰略,絕對可以占據優勢的將帥們的臉色也是越來越難看。
而天子趙煦則是看得兩眼放光,隨著那些數字的變化,對應的不僅僅是兵力,輜重補給,還有士氣,傷員……
這些數值的變化,正影響著戰場上的勝負手。而隨著戰事的持續性,不確定因素的加入,更是讓王厚越發的舉步為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