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如今,朕給王巫山安排的事務著實不少,太學、軍器監、還有禮部,另外,朕準備將他安排入樞密院,若是再加上一個皇子位說書的位置,朕真有些擔心把他給累壞了。”天子趙煦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老臉道。
皇子位說書,這是一個臨時官名,這個臨時官名最早是起源于曹太后。仁宗嘉佑八年(1063)五月,司馬光上疏請求“多置皇子位,與皇子居處燕游,講論道義”,時剛剛死了老公仁宗,正把英宗扶上位,仍舊處于攝政期的曹太后任命孫思恭充皇子位說書(此時皇子未封王,故稱。)
讓他教那英宗的皇長子趙頊,也就是后來的穎王,即后來的宋神宗。也就是趙煦的老爹……
現如今,趙煦看到自己的兒子已經有了個小大人的樣子,自然也起了心思,想要給自己的兒子找個好老師。
沒辦法,這段時間,那些臣工們開始建言,皇長子已然到了要開蒙的年紀,應該給他請老師了,不論是新黨還是舊黨紛紛推薦人選。
但是,天子趙煦卻有著不同的想法。皇長子趙樞,卻很是早熟,性格比較剛強,說貶義的話,那就是這小兔崽子脾氣有些犯擰,這讓天了趙煦欣喜之余,又有些頭大。
欣喜的是這孩子的脾氣和長相都很肖似自己,可也因為太像自己了,趙煦很清楚,想要讓他好好的學習,那么就必須得找到一個能夠讓他服氣的老師。
而自己當年,呵呵……但凡是皇祖母高滔滔找來的那些名臣良相來給自己傳道授業,可是,自己根本就不愿意鳥這幫子人。
或者說,打從心眼里邊厭惡這幫子將自己父皇苦心經營的變法局面毀之而后快的仇人。所以,他一直跟那些舊黨相處不來,哪怕是現如何,已然成熟懂事,甚至已經成為了父親。
但是,他仍舊很不喜歡那些舊黨,只不過,現如今,連帶那些新黨,他也深感失望。
過去,在天子的心目中,那些因父皇的變法而被舊黨貶謫于外的新黨,應該是與自己一條心的,都是愿意為了大宋越來越好而共同努力地戰友。
可是因為與皇祖母關系的緩和,最終趙煦并沒有在親政之初,就將舊黨盡數趕出朝堂,而是希望用一種更平穩的過渡方式,一步步地讓新黨還朝,代替舊黨主政朝綱。
可令天子趙煦沒有想到的是,新黨入朝之后,并沒有如他預想的那種,為大宋的未來獻言獻策,而是直接希望自己讓更多的新黨回歸于朝堂中樞,至于那滿朝舊黨,應該一掃而空。
這本就讓天子趙煦有些膩歪,接下來,那些新黨,因為自己信任王巫山,居然開始連連進言,認為王巫山年紀太輕,心高氣傲。
并且還因為自己重用王巫山,而多次與舊黨聯合,對抗王洋。這終于讓天子徹底地看清楚了這些舊黨與新黨,或許他們在治政理念上,的確有著許多的差別。
但是不論是新黨還是舊黨,仍舊是私心甚重,在他們的眼里,朝堂話語權的掌控,甚至超過了國家的大政。
結果所導致的就是,天子趙煦在看清楚了舊黨與舊黨表面正義凜然之下的真面目之后,反倒是對王洋越發的信任與重用。
天子趙煦不是傻子,他自然能夠看得出來,誰才是對國家,最大宋最有用的名臣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