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已然喪失了對西夏用兵的興致,特別是神宗皇帝過世之后,太后太后高滔滔臨朝聽政之后,更是在那些舊黨的慫恿之下,對西夏步步退讓。
這讓折克行憤忿交加,卻又無可奈何,這樣的狀況持續了漫長的十年,讓原本年富力強的他,漸漸地步入了暮年。
原本以為,自己與種諤意圖平定西夏的畢生夙愿再難實現之際,隨著那天子趙煦親政,西夏的小梁后和國相梁乙甫大興西夏兵馬進犯延慶路,陡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隨著蘇東坡一起趕到了延慶路的不僅僅有朝庭的大量援軍,還有那個王洋王巫山,正是他的到來,徹底的扭轉了大宋對于西夏的頹勢。
用一個接一個奇跡一般的勝利,刷新了大宋西軍的認知,更讓大宋西軍明白,原來,戰爭可以這么打。
自小梁后被大宋所俘之后,大宋虎賁,在那位小王大人神出鬼沒的兵謀雙管齊下,連取西夏數州,得俘十數萬,之后,又筑宥州為塞,阻擊數十萬遼夏聯軍。
使得遼夏聯軍非但沒能多大宋西北占到任何的便宜,反倒還連失三州之地,更是讓那殺氣騰騰而來的北遼大軍折戟而還,最終還使得西夏與那北遼生了間隙。
北遼割西夏之地立河東道,而西夏喪土過半,興慶府前幾乎再無險可守。這讓折克行似乎又看到了在有生之平可以平定西夏的夙愿。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王洋卻在經營六州之地順風順水之時,調往京師,這讓無數的大宋西軍將士紛紛扼腕。
還以為又失去了機會,指不定是朝庭見軍事聲望過隆,意欲打壓,結果并非如此,王洋這貨竄回到了京師之后,卻也沒有閑著。
結果居然把那些女直部落給忽悠得跟吃了迷藥似的,居然還真的替大宋打下了那遼東半島,然后貢獻給大宋王朝。
這讓折克行在聽聞這個消息之時,差點被一口茶水給嗆死過去。好嘛,這貨剛剛倒騰完西邊,結果又竄去鼓搗東邊去了。
然后跟大宋西北邊軍要走了種師道這位年輕一代與那折可適并肩齊名的名將。而種師道去到了那遼東半島之后,非但站穩了腳跟,更是在接下來的一系列的戰斗之中,讓天下都看到了現如今大宋虎賁的強悍。
而幾乎是靠王洋一手扶持起來的大宋北海海軍,更是直接將那北遼的水師全部都給焚滅得一干二凈,嚇得北遼不敢有片板下海,陳重兵于沿海之地,就是害怕大宋從海上登陸直襲其腹地。
結果還不算完,北遼東京道總管耶律余睹居然歸降了大宋,使得大宋盡得那北遼東京道之地。
看得一干閑得蛋疼,無所事事的西北邊軍大佬們眼紅不已,特別是折克行更是。早知道如此,自己就不該擺長輩要培養晚輩的架勢,自己直接出頭要求去遼東,相信西北邊軍之中,肯定沒有誰敢跟自己爭。
可問題是錯過的機會,已經不可能再來。結果就在折克行唏噓感慨的當口,王洋這貨又暗戳戳地率領著一只部隊悄然的出現在了西北之地。
得知了消息之后,折克行真是好一陣激動,特么的,自己休息了那么多年,總算是到了自己可以施展一身本領的時候了。
結果呢,王大官人果然就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主,帶來的不過區區一萬人馬,結果自己提溜著五千騎兵深入遼國遼東道后方去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