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臉上笑的很燦爛的泰勒握握手,再和其他三個人互相認識后。
李長亨伸手示意道,“先生們,我們坐下聊。”
最后和花旗的談判結果就是,1.9美金一桶,外加600萬美金三年的倉儲費。
一億下去,買下725萬噸,5220萬桶原油,加上倉儲費,就剩下142萬美金了。
好在李長亨也不傻,別看米國人沒在這生意上賺到錢。
但他把之前自己心里的那些想法一說出來。
泰勒和花旗其他三人人頓時嚇了一大跳,甚至這伙人都想過一桶油都不賣,干脆等到兩年后李長亨需要油的時候。
直接從俄克拉荷馬州,米國最大,每天運出、收入至少千萬桶原油的石油儲備庫里,劃出5220萬桶原油給他。
好在李長亨和納賽爾王子一樣,半點都不信這些米國的銀行家們。
等原油漲價了,鬼知道他們會如何耍賴,甚至冒出干脆干掉他,一了百了的心思。
所以,原油必須就存在儲備倉庫里,并且投保高達原油3倍價值的保險合約。
而且,這份合約還不是在花旗旗下的保險公司投保。
這下頓時讓泰勒等人猶豫和為難起來。
可就算李長亨擺明了不信他們,但生意還是要做。
因為只要有了這份合同,得利的就不僅僅是銀行,而是十幾家相關企業。
既然沒法鉆空子,那就老老實實的按照正常交易來執行。
至于如何限制沙漠土豪和米國人,那是律師和專業人員的事。
前前后后討論了一個星期,甚至紐約好幾個大學里的法律和研究原油的教授,都被他請了9個過來,加上他們帶來的助手、學生。
還有2個資深原油從業者,2個資深原油期貨交易員,總共40多人參與合同的定制。
才在3月25號時,搞定和沙漠土豪之間,厚達2千多頁的合同。
接著就是和米國人的合同。
這次李長亨的要求更高,時間也再次過了一個星期。
這期間不可避免的有其他米國油企,想著法的接觸他。
畢竟聰明人又不僅僅是他李長亨和花旗。
那些賣油賣了幾十、上百年的公司,早就熟悉私下里的那一套。
肉就在眼前,不搶就是傻子。
消息也就這樣不可避免的爆了出去。
瞬間李長亨成了全米國、全世界的媒體最想采訪的人。
而且,看架勢,比他登月獲得的關注度都要高十倍。
71年4月2號。
紐約城市銀行的總部里,李長亨在律師的指導下,和花旗、美浮、德州康飛簽下原油購買合同。
這份合同的總金額,已經不是1億,而是1.5億美金。